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社会新闻

“撤点并校”10年 农村教育是否该“返乡”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3/6 9:41:24 
近段时期以来,随着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农村“撤点并校”被认为是造成问题的原因之一,尽管也有人对此持有异议。但无可否认,随着农村撤点并校,农村学校越来越少,城镇的学校越来越大,三五千学生的学校屡见不鲜。如此一来引发出一些问题和争议。面对农村学校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如:上学成本增加、校车安全、农村文化的传承丢失等问题,每一位教育者不妨扪心自问:对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该如何反思?“进城”后的教育是否“返乡”?
 
漫画:焦海洋
 
 特约嘉宾: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胡乐乐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艳春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安徽省东至县第二中学                     章中林
甘肃省庄浪县紫荆中学                     李军斌
 
“撤点并校”—— 不该,即便只有一个学生!
 
胡乐乐
在“撤点并校”前,我国农村小学分为两种:“教学点”(一年级至四年级)和“完小”(完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所谓的“撤点并校”,就是把教学点撤了,将几个临近的教学点合并成一个中心学校。
2000年前后开始,随着适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教学点的学生也随之减少。这就使得政府认为关闭农村小规模的教学点,将学生和师资力量集中到部分城镇学校,可以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学校规模扩大,可以造成规模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农村孩子到城镇学校上学,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撤点并校”的初衷是为了优化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但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的“撤点并校”是强制把学童全部集中到县乡(镇)驻地。这样做,确实集中了学生、教师和教育教学资源,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但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并且强制性地行政命令一刀切,因而带来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上学成本与上下学路上危险因素的增加。“撤点并校”衍生出来的这些问题,一方面使农村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负担陡增,另一方面也使有些家长更不愿意让子女接受教育。
此外,“撤点并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不良后果就是,造成学童从小就得“背家离村”,独自去他村完小寄宿求学。寄宿求学虽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坚强品格的养成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但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身心健康仍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撤点并校”实质上意味着是对农村学生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剥夺,并且过早的寄宿生活势必威胁农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撤点并校”的另一不为人知的危害是加速了农村的解体和乡土文化的凋零。“撤点并校”之前,村级小学大都是由当地村干部带领村民多方筹资建起来的,村民们为建校备尝艰辛,甚至负债累累。每一所村小学,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所在村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这个文化中心被撤销后,村庄的解体也就加速了——为了后代的前途,稍有能力者都会选择搬离这座缺失了小学教育功能的村庄。而这些离开了的父母和孩子,即使难以变成真正的城(镇)里人,也大多不愿意回到原来的村庄。
2007年,教育部承认,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有的地方在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情况,脱离当地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新的上学难;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调整的速度,造成一些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教学质量和师生安全难以保证;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
因只见其弊不见其利,“撤点并校”在2010年被教育部转入暂缓状态。但很多地方政府对“撤点并校”的热情迄今未见消退。毋庸讳言,真正的驱动力在于“撤点并校”可以大幅度地减轻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如果每村都继续设有教学点,那么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体育器材和师资力量,都需要耗费大量财政投入,而“撤点并校”后,长期来看,有助于以规模效益减轻财政投入的重压。
如今,“撤点并校”已经实行整整10年了,其合理性早已受到许多学者、媒体和舆论的强烈质疑。当下,在狂飙突进的“撤点并校”烈风挟裹下的教育进城后的农村教育浮现出的种种危机,迫切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即便村里只有一名适龄儿童,也应该坚持不撤销教学点,并加大教育投入,切实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我国农村教育的紧迫呼唤!
 
“撤点并校”—— 不宜为农村校校车之殇“背书”
 
王艳春
“撤点并校”是对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义务教育普及运动的一种反叛。当年,全国各地几乎都在忙着建小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基本上村村都建,导致了小学的过多过快增加,而师资、配套设施却跟不上。农村孩子只能在看似崭新的楼房里凑合着学习生活。而且由于集资时产权责任不清,一些学校建成后,还时常有包工头将学校大门堵住,要挟不给工程款就不让孩子上学的情况发生。
而最严重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扩张没有预估到不久即至的“低生育率”。农村学龄儿童减少,一村一校的模式便因生源不足难以为继,走向“撤点合并”之路可以说是当年大规模的普九工程中建校过于冒进和随意的一种必然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撤点并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定要追究的话,恐怕账得清算到当年的“普九”头上。目前的症结在于,有的地方将“撤点并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犯下了与普九期间同样的错误,就是一刀切地强行将小学校合并。
让激进的“撤点并校”回归理性,既兼顾教育资源的集中效率,又须考虑到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才是正途。不难看出,农村学校缺校车、校车差等问题并不是一个“撤点并校”就可解释。相反,简单将其归咎于“撤点并校”反而有为相关部门懒政护短的嫌疑。从发生在甘肃、江苏的两起特大校车事故不难看出,出事的幼儿园、小学都处境边缘,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学校学生多为农民工子女,当地教育部门并未有太多投入。归根结底是一个城乡二元对立的歧视性制度下的产物。在这种“身份”导向下,公共财政对城镇和乡村教育的投入有霄壤之别。
因此,不能完全用“撤点并校”来为农村学校校车之殇“背书”,与其埋怨“并校太过火”,不如躬身勉力纾解当下的困境,那就是如何让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到农村孩子身上,用制度的倾斜来抚平“剪刀差”所割裂出的城乡二元鸿沟。
 
“撤点并校”—— 丢失了农村社会中的精神文化传播中心
 
梁好
“小学有效整合,初中进乡镇,高中进城。”这曾是诸多地方教育大建设的目标与口号,随着农村生源的相对减少,加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常以布局调整的力度、逐年递减学校的数量作为重要的教育政绩。有些地方的农村学校已经集中到乡镇中心,实现了规模化办学,成为了区域内的航母学校。诚然,加强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实现农村学校的有效整合,对于减少教育经费投入,强化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规模化办学却造成了农村学校的大量丢失,其负面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客观的认识。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工作在农村教育的土地上,他对农村教育的特殊使命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农村学校是农村的最重要的、主要的、有时候由于已经形成的条件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对农村的整个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的确是这样,农村学校不仅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而且也是农村社会环境中的精神文化传播中心。招展的五星红旗,清脆的铜铃,琅琅的读书声让乡村的生活充满了儒雅之气,也让文明之风吹过了乡野的土地。农村学校的价值不仅在于改变了农村学生的命运,而且改善了农村社会的状态,其潜在的价值无以代替。随着农村学校的陨落,农村社会的精神文化支柱与传播中心也随之消失,这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撤点并校”—— 一把“双刃剑”
 
李军斌
教育“进城”,无论是政府“撤点并校”所致,还是家长渴求优质教育使然,亦或是城镇化进程之必需,其在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激活城乡教育活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导致农村师资流失,农村学校萎缩,城镇学校爆满,教育资源空耗,辍学率回潮,校车事故频发,寄宿学生心理失衡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毋庸置疑,教育“进城”是把“双刃剑”,在喝彩的同时,也要直面其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乡村是滋养中华文化根本之地,也是承载生命和快乐之所。如今,学校没了,孩子走了,家长也去城里陪读了,只有老人守候着残阳夕照。无不昭示着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凋零,无不意味着“中华文化的根失去了滋养”。一旦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缺少文化的滋养,则整个民族的心灵也将荒芜。
乡村文化的危机和乡村教育的危机是一对连体儿。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之根”。与教育“进城”相伴而来的“空村”现象、校车安全、学生辍学、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等“副产品”皆是教育的“硬伤”,不仅危及农村文化的延续,也损蚀乡村教育的根基。补救硬伤,迫在眉睫。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教育关注的是我国最重要的群体——农民。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离开教育,“三农”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解决。农民素质低下,就不能担当起传承乡村文化的重任,也难以吸收城市文化,农村就无法焕发出应有的生机。
其次,大力推进教育下乡活动,彻底均衡教育资源。一是硬件下乡,将一流的学校建在农村。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城市建在农村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为了延续中国教育的根基和命脉,必须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创办与城市学校相媲美的农村学校,使城乡学校如一对孪生姐妹,没有明显的差别。二是软件下乡,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转移。吸引城市优秀教师下乡任教和留住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是教育下乡的核心。对此,得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着手。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语境下,不能仅限于“同城同酬”,必须“倒过来,越是穷地区,工资要越高。”而且,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上皆要向农村教师倾斜。同时,切实实施“教师轮岗制度”,让优秀教师在城乡范围内流动起来。
总之,教育“进城”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并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救命稻草,唯有培植农村自己的教育力量,才能挽救日渐式微的农村教育。
 
“撤点并校”—— 农村教育沦陷的发轫
 
章中林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学生进城”的事业被作为一个地方教育改革的坐标,各个地方都行动了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铺开了。“教育进城”就像一朵花一样,它真的有这样完美吗?从最近的一系列报道中,可以看出它的一些潜在的弊端:七月,浙江缙云县大洋镇大洋学校初中部被撤并,村民拦下一辆该县新闻采访车,集体下跪,哭求记者为民请命;九月,湖南省新化县温塘镇邱住学校初中被撤并,村民和学生围堵校车拒绝去晏家中学就读。
留守儿童问题,可以说是农村教育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300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说明了农村教育的严峻和艰巨。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亲情的呵护,他们留守在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至少可以得到爷爷辈或者其他至亲的关照和呵护。教育不能只是学校教育,家庭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人为割裂祖辈、父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生活,文化、习俗必将断裂。而现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体系还非常不健全,绝大部分学校连一个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都没有,这样就无形中使留守儿童变得更孤僻、敏感,更是紧紧地关住了他们探望世界的大门。
“进城”之后,孩子们上幼儿园就要跑三四里路,中学有些甚至要跑三四十里。如果只是在周末奔波还轻松些,可是现实中相当多的学校不具备住宿条件,该怎么办?踩单车、挤客车,有时在路上就要耽搁一两个小时,还随时有危险发生。坐校车呀?也许会有人这样发问。可是,就目前而言,笔者所知道的农村几乎没有校车存在。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来保证校车。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无奈选择陪读。这样隐形的成本骤增。以一个中部地区的初中生为例,一年住宿费、伙食费、零用也就3000元左右,一陪读没有一万元恐怕是拿不下来的。一个农村劳力,一年的收入也就一两万块钱,现在全部赔进读书里。这还要生活么?于是许多人选择让老人来带。笔者就亲眼看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带着孙子租住在一个十来平米的斗室里。连“老树桩”都远离了土地,农村这个空心村还会有什么活力呢?
正是由于上面三个方面的原因,大洋镇和温塘镇的农民选择了坚决说“不”。现实中,也正是因此,许多孩子无奈选择了辍学,造成辍学率反弹,可以说这是和我们的方针政策背道而驰的。而且,撤并后,严峻的现实也并不乐观。首先,上学安全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校车几乎空白,如何保证安全?如果就近入学,就完全可以免去安全之虞、奔波之苦、财政之累。其次,大班额现象严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就笔者了解的几个县的情况来看,一个班六七十人是普遍现象,而教师并没有多少的增加。我们都知道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现在却走回头路?以前班级小,教师负担重,但是对于孩子成长却是有益的。看看缙云县大洋初中部师生其乐融融的画面,或许会让那些热衷布局调整,而根本不考虑民意的人眼红而热吧。再次,自从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实行“以县为主”之后,县级财政为了挤压对教育的投入,对于学校的开支一压再压,各地教育系统纷纷成立了教育服务公司,连买一盒粉笔都被控制。即便是吃一餐饭都要考虑是否超标,让本来就处于窘境中的农村教育更是没有了多少发展的自主空间。如此办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育,不更是雪上加霜吗?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农村的小学、初中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纽带。老师一般在当地代表了一处精神高地,同时他们又是一个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极其敏感的神经末梢,他可以将外界的发展和变化带进农村。而且,学校由于知识分子较多,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就看到过许多学校成了当地民间文化活动和传播的枢纽和中继站。现在,学校彻底地消失,老师永远地告别了乡村,农民为了未来的希望也洗脚上岸,农村的血脉还能够怎样的传承和发展呢?
我们始终在说对于农村的孩子要“就近入学”,要做到“学生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可是,这一切在布局调整的旗帜下变得脆弱不堪,孩子们被自愿地挤上了“进城上学”的路。我们始终说教育要坚持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原则,可是在教育行政化和产业化的挤压中背离了既定的道路,财政投入没有见增,农民的负担却在潜滋暗长。农村中小学调整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一个更加有人性、更加有爱的学校”,而现在呢?让人看到的是城乡差距的越拉越大,让人看到的是农村教育和文化的沦陷,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坚决推进农村教育?来源:现代教育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