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专访《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主编黄林波老师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3/25 8:09:23 
    摘要:有人称他“作家”,有人称他“评论家”,还有人称他是“教育领域的一匹黑马”。可他自己却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只不过在教育领域里呐喊了几句。”他编写的《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黄林波:为中国教育呐喊
  摘要:有人称他“作家”,有人称他“评论家”,还有人称他是“教育领域的一匹黑马”。可他自己却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只不过在教育领域里呐喊了几句。”他编写的《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专访《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主编黄林波老师
  ——访《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主编黄林波老师
  小编:黄老师,您好!我在人民网读书频道看到了这条新闻:《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您能把媒体关注的具体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黄老师:到目前为止,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文明网、《求是》理论网、凤凰网、《福建日报》、《教育》旬刊、《海峡教育报》、腾讯、搜狐、网易等媒体都有对本书进行报道。
  小编:全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几十多万册,可以说浩如烟海,您认为这本书是什么让媒体特别“兴奋”?
  黄老师:本书引起媒体重点关注,我认为可能以下三大亮点起了重要作用:
  一、直击教育热点难点,核心观点引发共鸣。当前无论家长、教师,还是政府、学生都对当下教育感到很困惑,特别是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本书结合我国国情,通过比较世界各国先进教育理念(重点介绍美国教育),对“钱学森之问”进行了立体式探求。本书的核心观点赢得了媒体的高度认可,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共鸣。
  二、有趣实用,启人心智。本书采用故事和实际事例说理,寓教于乐,通俗易懂,书中许多教育观点、教育思维、教育方法和异国教育风情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得到激励、启发和教益。
  三、全方位渗透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我国教育的“软肋”和短板。只有努力培养“创新思维”,才能把胡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书中许多文章,如《小学生发明“专利”的故事》、《从一个问号里挖掘出60亿商机的中学生》、《怎样才能小赚4.75亿美元》等,不仅告诉人们“创新思维”的巨大作用,而且启发人们如何展开“创新”的翅膀。
  小编:有一个问题我感到很惊奇。据我所知,您此前就是在当地也没什么名气,甚至可以说是“无名小卒”,在专家如云的教育界,您一个乡村教师去探讨中国教育那么庞大的问题为何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
  黄老师: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这本书不是我的个人专著,我只是主编。教育问题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大课题,一家之言总是单薄的,只有汇集各方的精华,群策群力,见仁见智,多角度探求,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进步。本书总共有近150篇文章,我自己撰写的只有25篇,其他文章的作者有的是作家、记者,有的是一线教师、时评人士,有的是专家学者。因此,《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一个乡村教师主编的教育图书竟然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湖南《浏阳日报》刊发的时评《中美教育竞相“自我反省”为哪般?》认为,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偶然背后有其必然性,因为这些年中国教育改革走了不少弯路,恰恰是由于某些专家主导的教改脱离了一线实际(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实际)造成的。乡村教师身在一线,往往更清楚我国教育的真实情况和症结所在。这也算是对这种反常现象的一个解释吧。
  小编:这本书适用读者群体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黄老师:本书适用读者群体主要是家长、教师、高中生和初中生。全书分为十个篇章和四个附录,分别是:从故事中感悟教育新思维;百家争鸣教育新理念;教育热点事件评论;美国教育究竟“神奇”在何处;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学校的成长故事;日本、德国、犹太教育的特色;若干实验和效应对教育的启示;阅读写作励志和综合;求解“钱学森之问”;守护教育之魂。附录一 教育经典箴言;附录二 专家与青少年共话网络素养;附录三 谈谈青少年性教育;附录四 安全教育:同学,请珍惜你的“千万财富”。
  小编:您为什么把书名起为《好教育点亮人生》?
  黄老师:德国有句教育格言:“教育并非填满一桶水,而是点亮一盏灯。”我想,好的教育就不应该是灌输式或填鸭式的,而应该是启发式,点亮式的。事实上,这本书的编写也是围绕“点亮”两个字展开的,它启迪人的思维,开拓人的视野,还教人学会思考和创新。
  小编:您怎么会想到要编写这样一本书?
  黄老师:我一直很关注我国教育改革。我常想:中国教改改了几次,为什么总是“换汤不换药”,与真正的素质教育相差甚远呢?后来我想清楚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众的教育理念没有根本改变。在大众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之前,教育不管怎么改,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好经被念歪”的结局。
  也许有人认为教育理念是“虚”的东西,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其实,如果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确立(或者没有深入人心),那么很多现实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比如,现在有些老师上课感到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一些调皮学生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闲聊,有时搞得连课也没法上,批评基本无效,体罚又不能,成为教学的一大顽疾。为什么这一顽疾难以得到根治?因为大家还没有树立象美国教育中被视为最基本的原则:“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可以侵害他人的权利与利益。”所以,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根本不会为自己的言行影响了他人而羞愧,别的同学大都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权益遭受到侵犯而愤怒。大家没有共识,光靠老师一个人喊破嗓子也没用。
  现在很多有识之士对教育问题都有很好的见解,“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如果能把各方的观点综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编写成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教育指导图书,对普及现代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编:您为什么会想到把古田会议精神作为本书的指导思想?
  黄老师:身为闽西红土地的人民教师,我对古田会议精神一直怀有崇高的敬意。2010年2月12日至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龙岩市,同闽西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共迎新春佳节。胡总书记在与福建省领导座谈时指出:“古田会议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福建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发扬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总书记的指示激发了我的灵感,特别是“运用好”三个字点燃了我的思想火花,让我萌生了把古田会议精神运用于指导当代教育事业的构想。
  当年红军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古田会议中为他们铸造的“魂”,才能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压不倒、摧不跨,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军队需要“魂”,同理,教育也需要“魂”,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乃至一个教师也需要“魂”。因此,古田会议精神对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作用,把它作为《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的指导思想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本书引起的社会反响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