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山村学生翻越10米危崖上学 已持续10余年(图)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6/16 10:18:00 

艰难上学路。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5月24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的孩子们翻越悬崖去上学。该村几十名小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高达10多米的悬崖,山民怕孩子上学不便,在危崖处搭建了一个竹排方便他们通行。尽管如此,雨天湿滑,加上山道崎岖,孩子们走路危险,家长们提心吊胆,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手脚并用,翻越悬崖,风雨无阻,这些词汇如果用来描述古时采药人的艰辛,那可能是一个令人感佩的传奇故事,然而,在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代社会,如此的“惊险”却发生在一些年龄尚幼的山村孩子身上。为了求学,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条艰难的上学路。

  肩上背着书包,小手用力抓住竹排,费力地攀爬。汗水和雨水打湿了头发,女孩抬头向上望:近了,近了,马上就要到达崖顶了。图片中的孩子们,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的小学生,这处高达10多米的悬崖,是村里几十名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山里的居民怕孩子上学不便,在危崖处搭建了一个竹排,以方便他们通行。尽管如此,雨天湿滑加上山道崎岖,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仍让家长提心吊胆。据了解,这样的状况已持续数十年之久。

  上学,是山里孩子的梦想所在,因为它寄托着纯朴村民祖祖辈辈的期盼,只有走出大山,才能见识到外面那个繁华兴盛的世界。上学,也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所在,因为只有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人民群众的愿望得以满足,社会才能和谐安定。

  孩子的教育问题,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便利地上学,政府可谓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了让农村孩子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布局调整,根据当地实际和布局规划,一些村小和办学点撤并到乡镇中心学校,通过建设寄宿制学校,让孩子们集中到一起上学,既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师资,也免去奔波之苦。与此同时,在一些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偏僻,而又无法解决校车接送问题的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村小和办学点保留下来,让附近的孩子们能够就近求学。

  大范围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影响深远,而具体到每一所学校的撤与留,实际上都影响到少则数十名、多则上百名学生的上学问题。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无论是撤校并点,还是暂时保留,政府在规划之初都必须充分考虑和深入调研当地的地理情况、受教育人口的分布状况和学校的服务半径,因地制宜,布置周全。对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的这所村小来说,是否属于保留之列?又该如何保留?地方政府应该快速而慎重地给出一个负责任的答案。

  如果经过实地调研和科学设计,村里的孩子们有必要继续在村小上学,那么,为孩子们修建一条安全畅通的道路,则成为必然之举。布局调整过程中,不仅新修建和扩建的学校需要加大投入、解决路途较远孩子们的交通问题,保留下来的校点也需要增加相应配套,尽量做到安全、方便。农村义务教育,本身就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当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让人民群众的教育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弄勇村孩子翻越悬崖上学已不是三年两年之事,几十年间,社会的发展早已是天壤之别,如果地方政府一直对此视而不见,实在难以向群众解释。只要修建一条安全的通道,孩子们就能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对于群众的心声,政府应当予以重视,如果村镇的财力有限,无力改善学校的交通状况,那么市级、省级政府不能坐视不管,需尽快通过财政投入给予资金支持,让天堑早日变成通途。(刘琴)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