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洋“野鸡大学”为何在中国有市场侯梅新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7/13 10:49:00 
 
 
  “打工皇帝”的“学历门”事件最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当事人称,自己取得的是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但这所大学被发现不被美国教育部门和专业认证机构认可而同样受到质疑,此类大学也被中国民间称为“野鸡大学”。随后,网上流传着一份“同学录”,指出国内还有不少成功人士和唐骏一样学历有疑点,其中一些人还在政府机构供职。

  “学历门”事件演化至此,公众的焦点已经转向了洋“野鸡大学”在中国的泛滥。唐骏的事情只是一宗个案,他的诚信污点自会有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和他的东家来操心和处理。但是,“野鸡大学”肆虐中国这一社会问题,则与我们每一个社会个体有关。“野鸡大学”太狡猾吗?是我们无辜受骗吗?如果仅此而已,我们永远也无法从中得出教训。

  谈论“野鸡大学”,先要厘清“野鸡大学”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西方一些国家,开办大学的审批和举办是分开的。以美国为例,个人、机构想办大学只要获得州政府许可都可以办,但这仅指其在完整性、财务和教学质量上满足“最低要求”,而不代表其办学质量合格。学校要证明自己的质量,可以自愿申请美国教育部委托各种认证机构的认证。西太平洋大学正是一所“有认可、无认证”的大学。也正是这种门槛很低的办学体制,让美国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文凭作坊”。

  按理说,美国的“野鸡大学”应该在美国大显身手才对。可是,这类“大学”却在中国大行其道,个中缘由,就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了。

  首先,我们的用人标准值得好好反思。这些年来,到底应该唯才是举还是唯学历是举,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诚然,在任何一个流动性很强、讲求效率的社会,学历是一个帮助别人尽快认可自身能力的有效媒介。可是,如果让文凭“喧宾夺主”,甚至当一些人在实践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还要一张文凭定乾坤,事情也就过了。正是这种对文凭标签式的畸形需求,成了“野鸡大学”横行中国的大背景。早在2002年,有媒体就报道过,大量未经过美国教育部认证机构认可的学校潜入中国,与国内的各种培训公司合作办班,随意颁发文凭。所以,树立一种有文凭论,不唯文凭论的用人观,是根治“野鸡大学”现象要走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涉外文凭的鉴定问题。曾几何时,国内高校文凭的造假情况也很泛滥,如今这一乱象已随着验证制度的完善而大为改观,到验证中心鉴定文凭已逐渐成为招聘、调动和职称评定的一道必要程序。如今,中国国门向全球人才敞开,每年也有大量的留学人员学成归国,这些人才的文凭到底是什么成色,也应该有专设的信息资料库提供帮助,如此,才能防止“外来和尚”混水摸鱼,让人才公平竞争。

  此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尊重真学历、打击假文凭上应率先垂范。据媒体报道,中组部等四部委经过两年清查,发现67万名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名就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在去年某官员落马之时,就有人指出,该官员获得工商管理硕士的美国东西方大学是个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这所“美国大学”竟然只有中文网站,没有英文网站。今年3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文规定:禁止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职称、学历学位等利益。所以,政府如何面对公职人员的“野鸡”文凭,是决定这些机构能否在中国混下去的重要砝码。

  说到底,痛斥“野鸡文凭”的无良无济于事,如何扎紧篱笆、不让它横行中国市场才是正解,这既是维护中国高等教育秩序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诚信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