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创造力:艺术教育的灵魂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19 7:19:13 

      艺术创作不是重复古人,也不是重复他人,更不是重复自己,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

  百花齐放,才是艺术的春天。在艺术的大花园里,我们的园丁培育出的花朵如何呈现千姿百态?模板式的教学、工业化的生产无法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应是美术教育着眼的关键点。

  模板教育只能培养工业化产品

  中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体系,在少儿、青少年、甚至大学基础教育中仍然是以一种模板式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而这种模板式教育只能培养出同一思维,标准一样的人,像流水线作业的工业化产品。青少年错失了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最佳黄金时段。而对想象力的开发是成就艺术家的基础,它的缺失是后天无法弥补的,这与培养多元思维个性的艺术规律相悖。诸如针对青少年设置的美术考级,即是将青少年的思维模式以统一标准限定在掌握技艺与技巧的程度上,这种具有权威导向的品评方式是极其有害的。社会上应对艺术院校招生考试而设置的各类美术考前辅导班,使大批有志于美术事业的学子为应对考试实现大学梦想,而被动掌握某种熟练的技术能力,丧失创造天性。甚至艺术院校中一二年级要学习掌握的美术基础课程设置也是这种状况。可以说学生们在艺术萌发期和早期基础教育阶段上就整齐划一地朝千人一面的目标行进。

  目前在全国美术院校中,学科设置大致可分为绘画类和设计类。当今国际艺术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呈现出艺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优化的倾向。由于历史原因,国内有悠久历史和重要影响的艺术院校或多或少曾受苏、法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这些院校在全国起着旗帜性的作用,使得全国艺术院校跟进效仿,使艺术教育很难向个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关于这一点,美术院校的本科招生考试以及在基础教学中均有共性的表现。如无论报考绘画专业还是报考设计专业的考生都要经过素描写生、色彩写生、速写等科目的统一考核。其实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种选拔学苗的方式与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相悖,至少是不完全符合美术设计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

  美术类绘画、雕塑等传统专业由于审美特征与造型规律等因素决定,选拔学苗的标准仍是对客观物象的表现能力、表现技巧,它仍属于线性思维与技巧熟练程度上的考核。而从中发现是否有天赋,适合培养成创造型人才,更应注重选拔立体型、跳跃型、扩散型、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学苗。由此看来中国对青少年美育基础教育和中国艺术院校中的美术与设计教育,在招生试题及基础课程设置等方面制约着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统一模式的设定在基础教育阶段限制多元格局的发展,影响着美术设计教育学科的特色化的形成。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