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是教育部直属大学附中,北京市重点中学,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试点校、田径试点校),是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受教育部委托试办面向全国招生的高中理科试验班和初高中马约翰体育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办高中美术班,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清华附中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宿舍楼、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及各种球类运动场地;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计算机、语音、地理、音乐、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所有计算机均联入清华大学并进入国际互联网。
学校设施清华附中有着先进的教育设备、设施,为学校先进的教育提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校园网千兆接入中国教育网,学校办公电脑300余台,学生机房电脑300多台,所有电脑均百兆接入校园网;学校共有多媒体教室100余间,充分保证了现代化的教学活动;另外学校还有实验室:生物:4间、物理:7间、化学5间、艺术教室:美术教室10间、舞蹈教室1间、音乐教室4间。这些教育场所和设施将为清华附中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清华附中位于美丽的清华园,西临著名的圆明园,环境优雅、宁静,文化气氛浓厚,校园广78800平方米,校园绿化1200平方米,生活设施齐全,可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强烈的大学氛围。清华附中的各项工作得到清华大学的重视和支持,大学经常派教授专家来我校讲课,大学的实验室、教学设备、图书馆和游泳池为我校学生服务。学校共有教室89间,美术教室10间、舞蹈教室1间、音乐教室4间,生物实验室4间、物理实验室7间、化学实验室5间。我校一半以上学生为住宿生,使学生得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立、自理和公共交往的能力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160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2人;高级教师88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海淀区学科、班主任带头人39人。外籍教师数十人。以此为核心,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各科教学骨干,在全国、北京市、海淀区各项教科研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重视国际交流,聘有外籍教师,为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水平和开阔眼界创造了条件。
清华附中在九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思想和丰硕的教育成果,形成了三个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条龙”育人: 在清华大学领导下,积极进行附属学校(清华附中、清华二附中、清华附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衔接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
实施“名师工程”:发挥清华大学等高校著名专家、教授的教育优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育人特色,形成高水平“学者教师群”,提高学校办学层次。
开放式办学: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世界水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附中的校训。“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是清华附中的培养目标。“团结、进取、朴实、奉献”是清华附中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附中的学风。
清华附中在九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思想。学校坚持素质教育,落实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和文体活动,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有学生科技协会、天文学会、文学社等学术团体,清华附中金帆民乐团、舞蹈队、合唱团等文艺社团和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田径等体育团体。
清华附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以下特点:重视德育,坚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教育,高一军训、高二农训、高三集中思想教育,已形成德育的传统和特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上提倡“少、精、严、活”的原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重视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积极探索中学教育教学规律;发挥背靠清华大学的优势,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
“一条龙”育人
在清华大学领导下,积极进行附属学校(清华附中、清华二附中、清华附小)“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与试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探索大中小学衔接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创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新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早在60年代,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就开始在高中生中试办“大学预科班”。80年代,为探索理科拔尖人才和优秀田径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受国家教委委托,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又试办了“高中理科试验班”和“马约翰体育班”(简称马班)。98年开始,清华大学附属学校“一条龙”整体教育改革实验计划开始启动,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又开始在高中生中试办“大学预科班”。“高中理科试验班”、“马约翰体育班”和“大学预科班”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师资、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等优势,进行大中学衔接培养。多种培养模式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均收到了明显的育人效果,各类优秀学生、理科、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大量涌现,为清华、北大输送了大批优秀后备人才。
名师工程
发挥清华大学等高校著名专家、教授的教育优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育人特色,形成高水平“学者教师群”,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家曾在我校任教。
开放式办学
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之路,加强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世界水准。改革开放以来,我校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对外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法国、新西兰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国际部
清华附中国际部隶属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已于2009年秋季正式启动。清华附中国际部坐落于北京传统的教育中心,采取合作教育模式,致力于为在华的外籍中小学生提供符合西方教育哲学和实践的教育模式,同时重视中西文化的渗透融合,为他们进入大学做更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