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探访皂河中心小学“特色教育”之路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www.zgddmx.com  发布时间:2010/9/27 10:48:40 

 

“教育的本质就是创造”。这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皂河镇文教助理、皂河中心小学校长君诚的一句格言。他对创造性教育有着这样的诠释: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多类型、多结构的开放复杂的系统,实施创造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行为上,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构建和完善创造性教育的实践系统。一个学校的教育有了创造性工作局面,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

君诚30多岁,是个学者型的校长。他朴素、沉稳,且又平易近人,作为一校之长,他在努力探索着创造性教育之路,并走出了一条有着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

一、建设和谐的人文化教育环境,打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是皂河中心小学特色教育的基础。

这是个以人为本得到充分体现的学校,这里充满着和谐,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精神家园。这是记者两次走进皂河中心小学的印象。

皂河中心小学始建于1948年,地处千年古镇皂河街南,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皂河乾隆行宫,东隔京杭大运河与烟波浩渺的骆马湖相望,有着深厚、渊远的文化底韵。简朴的教学楼挂着历史的色彩。办“一流学校”,让农村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马君诚推崇创造性教育的一大举措。

皂河中心小学走的是一条“以爱启智,以德树人”的办学之路。学校门口挂着这样一块牌子,上写着“走进皂河小学,个个勤奋好学,走出皂河小学,个个彬彬有礼”。以爱启智,教育孩子勤奋好学,以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个彬彬有礼的人,这样的办学理念,这样的教育思维,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创新上的突破。走在皂河中心小学,到处充满着校园文化气息。这里名人、名言琳琅满目,校训、校风、学风抬头可见。与众不同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书画作品却挂到学校的路灯和墙面上,学生们的“格言”分“学会生活篇”、“学会做人篇”、“学会学习篇”作为重点推出。如“姓名是父母起的,名声是自己给的”、“要做大事,就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好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等,这些出自学生笔下的格言,打造了“校园名人”,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她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潜在,间接、生动、弥漫于校园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皂河中心小学形成独特学风、教风、校风的重要因素。皂河中心小学的古朴建筑与现代园林景点建设都带入了文化氛围。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情调,墙壁可以说话,花草自然传情,学生自我示范,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瑰丽的现代文化在校园得以和谐结合,精彩体现,一千多名学生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浓厚的先进性文化氛围中陶冶着心灵,优美的校园环境与先进的人文环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就象是一座缤纷的花园,置身其中,如徜徉于美丽的画卷,让您流连忘返。

二、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打开通向社会的大门,是皂河中心小学特色教育的精髓。

新一轮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皂河中心小学围绕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新课改目标中关于“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在积极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努力为学生打开通向社会的大门。

皂河中心小学的课堂教育,始终在一个高层面上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皂河中心小学的课堂教育努力做到了三个方面的“开放”。一是努力做到开放性教学内容,学校除教科书以外,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将音像资料、图像资料、网上信息以及来自社会生活、生产的知识与信息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开拓课堂教学的视野;二是努力实现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式学习,以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互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运用现代化教育的手段,将学习的过程过程贯穿于课内外,真正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产生一举双得的效果。三是师生关系上的开放,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学生的交流,在虚心向学生学习的同时,又做学生的“引路人”“知心阿哥”、“知心阿姐”和“知心朋友”,并创新了学生活动的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开放教学思维,为皂河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说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君诚校长很是谨慎,表现出了极大的谦逊,他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我君诚的发明,是国家教改委的明文规定,君诚拿出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文件,上面规定“各地区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也就是校本课程。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课堂融为一体,皂河中心小学使之得到了和谐的融洽,并体现了“特色”二字。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

皂河中心小学基于开放性教学的基础,结合本镇、本校的教学资源,主要开发四个校本课程,即:《“两河一湖”文化》、《皂河乾隆行宫旅游文化》、《农业、水产业科技知识与应用》、《国画和书法艺术》,君诚说,前两本属于地域性资源,皂河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西临古黄河,东靠大运河,北依骆马湖,皂河又是千年古镇,乾隆皇帝沿大运河六下江南,五次下榻皂河,建造了乾隆行宫,留下了许多传说和诗文,古黄河的雄伟,大运河的雄壮,骆马湖的雄悍,与皂河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本厚重的现代史书,让学生读懂皂河的文化史书,就等于给学生一本参考书了。皂河的“两河一湖”,加之皂河是五万亩水产养殖大镇,《农业、水产、科技知识与应用》的读本自然应运而生,学生在学校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反哺给父母,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谈到《国画和书法艺术》校本课程开发时,君诚的脸上流露出更多的是喜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对皂河中心小学《国画和书法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所教师人才济济的学校,多位在国画和书法上颇有专长和特长的教师,在实践新课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应尽其才的优势作用,近年来学生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双龙杯”、“素质杯”青少年书画大赛上荣获金奖。连续三年获得该项集体一等奖。学生的国画、书法精品被学校作为艺术品喷到广告宣传牌,既让学生欣赏到了自己的书画作品,又点缀了校园风景,又提升了学校品位。目前,皂河中心小学又有部分教师在研究和开发剪纸、京剧、摄影、民族乐器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皂河小学的校园得到更加具体的展现。

三、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社会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是皂河中心小学特色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勤奋好学是学生的本职,彬彬有礼是学生品德的集中表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皂河中心小学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全面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君诚校长对记者说,学校组织老师利用假日,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调研和科学评估,对当地的可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调查反馈显示,学生最迫切的愿望是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们也迫切需求孩子能多接触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这个调研课题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学校认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了解蕴涵在生活之中的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学生的应有的基本常识。君诚说,礼仪是民族文化之魂,又是怡情养性之道,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又处处折射出“俭、美、和、敬”的传统美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可提升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镇皂河形象,推进一个地区的文化修养。基于这个认识,学校成立了以君诚校长为主编,江苏省宿迁师范高等学校陆剑波教授为顾问,教育教学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依据《什么是礼仪》、《礼仪的内容》、《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单元体系内容,又编写了《小学生礼仪修养(读本)》和《小学生礼仪“三字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礼仪教育给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孩子们在校勤奋学习,在校外彬彬有礼。皂河中心小学有了“礼仪学校”的美誉。

特色教育,关键在“特”,创新教育,成功在“新”,把校本课程与社会大舞台融为一体,组织学生参加综合社会活动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次探索性实践。皂河中心小学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向群众介绍皂河镇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把学到的《农业、水产技术知识》带到家庭和父母一道研究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皂河紧靠大运河、骆马湖,水上运输、水面养殖、水上捕鱼成为皂河镇人民生产的特色,去年暑假,学校组织200多个五年级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由教师带队精心组织,开展了为期5天的夏令营活动。一些孩子来自渔民家庭,却没有参与过父辈的捞鱼的方式和方法,在这次活动中,老师让学生和渔民一道生活,一道撒网,一道喂鱼,不仅知道了渔民的辛苦,更知道了学生的重要性。导游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皂河乾隆行宫参观学习,在听讲解员讲解的同时,学做“小导游”。今年正月初八、初九,在皂河庙会上有50多名小学生当起了义务小导游,成为皂河乾隆庙会的一大景观。

特色教育,创新机制,打造了皂河中心小学的品牌,提升了古镇皂河精神文明建设的品位,皂河中心小学就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皂河的版图上,熠熠闪耀。采访结束时,君诚校长说,创新教育,贵在持之以恒,创新教育,更贵在推陈出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皂河中心校将以更加百倍的努力去追求新的目标,去攀登新的高度,让皂河中心小学的特色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