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访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副校长唐雪峰

编辑:李莉  发布时间:2010/11/4 9:45:40 
 出国深造的 桥梁 ——访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副校长唐雪峰

    中国学生有没有国内“留洋”的机会?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广大考生和家长对如何选择国际学校还很陌生。为给河南考生提供客观参考,4月10日上午,今报记者北京行采访小组在北京爱迪(国际)学校环境优美的欧式风格校园里对副校长唐雪峰进行了专访。
    今报:北京爱迪(国际)学校的办学模式及教学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优势?
    唐雪峰:北京爱迪(国际)学校由澳大利亚教育发展集团投资创办,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澳大利亚政府认可,是中国唯一一所全英文讲授完全与澳大利亚课程同步,文凭和学位被国际认可的中外合作学校,为中、外籍学生系统地提供全英文澳大利亚高中、大学预科、大学文凭、本科及雅思英语课程。
    同时,北京爱迪(国际)学校也是澳大利亚西澳洲政府教育署课程委员会正式授权的国际大学录取考试——TEE(Tertiary Entrance Examination)中国唯一考试中心。学生参加TEE考试可直接报考或申请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西兰的奥克兰理工大学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等104所世界名校。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校为学生设计了多元化的升学通道,相对于留学中介、同类学校、国内学校和语言培训机构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突出优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学习成绩和经济状况灵活选择。
    今报:哪些考生适合选择北京爱迪(国际)学校?考生需具有哪些条件?
    唐雪峰:选择北京爱迪(国际)学校的,都是打定主意出国留学的学生。因为北京爱迪是全英文授课,所有课程全部都用英文讲授。
    学校拥有最新的专业化教程与世界一流的师资,所有的教材和案例,都是根据国内的教育现状和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性地直接从海外引进的原版英文教材,而且,每年都更换教材。授课教师70%是来自澳洲及英、美等国,由澳洲院校直接委派,均具有丰富的国际教学和研究经验及国际认可的教师任职资格。所以,只要是成绩在中等水平,英语基础较好的初高中层次的毕业生,都可以入校学习。
    今报:现在在校学生有多少?河南的学生有多少?
    唐雪峰:现有在校学生近600人,其中包括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名学生。河南籍在校学生近70人。
    今报:2007年北京爱迪(国际)学校预计招收多少学生?在河南招生目标是多少?收费多少?
    唐雪峰:今年预计招生1000人,其中高中、大学阶段600人。河南会占很大比重。在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学习,高中阶段学费每学年7.8万元,本科阶段每学年8.6万元。相比较,在国内学习比在国外节省一半的费用。

3000河南考生跟你做校友 ——访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办主任侯莉

    “希望河南考生选择奥运、选择首都、选择北科。”4月13日,在北京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科院)的沙河校区,学院招生办主任侯莉与校长助理、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孙启平一起,为记者一行介绍了2007年在河南的招生工作。
    侯主任介绍说,北科院分为两个校区:沙河校区和八达岭校区。沙河校区为学院的老校区,以理工类为主,校园内的博雅湖、鞠躬山、钟楼等人文景观,处处展现着北科院独特的校园文化与综合实力,八达岭校区以文史类为主。
    侯莉主任介绍说,北科院1997年建校,至今已创办10年,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以理工为主,兼具文法、财经、艺术类等专业的国际化、综合性普通高等学府。每年有大批学子从这里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率达95%以上。
    侯主任说,北科院管理最严格,学院实行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负责制。北科院现有1239名专兼职教师,老师们都是住校的,他们秉承“全天候、快节奏、重过程、看结果”的工作风格,对学生实行全程三段式精细严管理模式,即优良教师课堂精教管理、专职班主任跟班管理、宿舍老师生活服务管理,实行8小时工作制、24小时负责制,做到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
    校长助理、学院招生就业处主任孙启平老师介绍说,10年校庆后,面对招生越来越轻松的状态,学院开始寻求转型之路,并把2007年定为“质量招生年”,即招生过程要诚信招生、依法招生,还要多招优质考生。孙老师说,今年,虽然学院招生实行控制总数的原则,但在生源大省河南,招生人数依然在500人左右。
    他介绍说,北科院设有很多特色专业,其中有全国唯一的国际招投标专业,该专业与香港合作办学,至今已开办了4年,毕业生往往被一抢而空,学院自编教材,为毕业生颁发学院毕业证,同时颁发行业资格证。学院分四大学科群,其中,艺术设计学院是最早的,现有8个专业,在校人数最多;第二是汽车学院,设有营销和技术专业,毕业生也供不应求;第三是通信与航空学院,学院设有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第四是国际教育工程学院,其开设的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后根本不用担心工作。
    为搞好学生就业工作,学院专门设立了就业工作委员会,各二级学院均设有就业工作办公室,指导和推荐学生就业的工作人员达数百名,一名副校长专门抓学生就业工作。
    从2004年起,北科院还设立400万元创业基金,扶持优秀学子就业、创业。
    孙老师说,学院以“根雕原理”对待所有学生,即不论你入校前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材料,入校后,学院都会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让学生进了这个门,就可以成才。
    北科院的收费在北京地区而言,属于中档水平,每生每学年收费6500元~1万元。

京城教育界的一匹黑马 ——访北京吉利大学招生办主任徐志国

    一所成立短短几年的民办高校,何以吸引并容纳3万学生?这个骄人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4月12日,今报记者北京行采访小组在北京吉利大学校园,招生办主任徐志国逐一解开了这些谜团。
    徐志国主任介绍,北京吉利大学是由吉利集团投资,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民办高校。学校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办学理念,把“建立国际化、新型的综合性大学”作为近期目标,把“一切从名牌开始,办中国最好的大学”作为长远目标,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新生代的著名品牌。
    “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北京吉利大学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高薪选聘一大批能够理解、支持、献身民办教育事业的一流专家、教授加盟。目前学校已有专职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22人,兼职教授、副教授300余人,这些教授大部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
    学校选址在毗邻奥运村的北京昌平科技园区内(目前占地1600余亩,规划占地3000亩)群山环抱中,投入5亿多元、总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教学楼,阶梯教室群,实验大楼,一、二号食堂,几十幢学生公寓,全部顺利通过最具权威的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并已投入正常的运营。总投资千万元的、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工程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另外,根据学校规划,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体育馆也将于2007年开工建设。这些植根于中西文化融合的土壤中的现代化一流设施,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了一种高品位的生活学习环境。
    走进北京吉利大学,首先清晰感受到的是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在人文环境上,学校致力于构筑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围,自由和宽容的教育氛围使置身于学校中的师生去掉了心灵的镣铐,让思想和精神自由成长,使学校具有一种朝向未来的张力,也正是在这种卓越、现代、立体、绿色、人文的育人环境中,才能切切实实地推进德育教育,让每一个来到吉利的学生深受自然美与文明的熏陶,从而使人格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思想引擎,行动之力,办好一所大学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办学理念。执行校长罗晓明提出的“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进行了科学的融通、整合,以“人格本位”教育思想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诚信招生树人文品牌 ——访北京人文大学招生办主任宋中华

    岁月更替,寒暑易节,北京人文大学已走过了23个春秋。4月13日,今报北京行采访小组造访了这座国内较早的民办高校。北京人文大学招生办主任宋中华在八达岭校区为记者一行介绍了这所颇有历史的高校。
    北京人文大学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文、理、工、经、管、武相结合的综合性全日制民办高等学校,创办于1984年。目前,学校共有四大校区,下设有计算机学院、国际会计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等16个学院,有30个系,60余个热门本、专科专业和多个技能培训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两万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
    宋主任介绍,位于北京市延庆康庄大道的北京人文大学八达岭校区是学院的主校区,也是个新校区,校园占地近1500余亩,建有欧美式风格的教学楼。康庄历史悠久,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略低3.5℃,是个消夏避暑胜地,交通便利,到北京仅需45分钟。
    北京人文大学一贯坚持把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的著名大学进行了交流和合作。这些留学项目涵盖众多热门学科和专业,学制灵活,从国内学历证书到国际学士学位及职业资格证书,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宋主任说,作为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学校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就业推荐办公室”和“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建有多个实践技能培训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
    学校恪守“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管理原则,配备了一大批在各高校中长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队伍,他们本着“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的工作原则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竭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成才环境。宋主任说,今年,是学校的质量管理年,学校对招生工作提出了“质量第一、成本第二、数量第三”的要求。
    宋主任说,今年北京人文大学在河南招生600人左右,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收费中等偏下,每生每学年为6000元~7000元。

致力于培养多元化人才 ——访中国信息大学执行董事叶淬

    “中国信息大学自有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开工修建,明年投入使用。学校与国内十几所著名大学资源共享。”4月9日下午,中国信息大学执行董事叶淬在洋溢着浓郁时代气息的校园内接受今报记者北京行采访小组专访时介绍说。
    叶淬说,信息化时代,既是中国信息大学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又是对学校下的战书。
    面对挑战,中国信息大学以“服务多元化信息社会,面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实用型信息人才,建设信息化特色大学”为办学定位,制定的长远规划是要将中国信息大学建设成一所以信息经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教学为主线,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并举,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学。
    “提出这样的规划,要用实际教学来证明。”叶淬说,从2003年以来,学校就开始规模化发展,至2007年发展了与市场紧密贴近的特色专业33个,其中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机游戏软件开发、动漫设计、室内设计、涉外秘书、数字电视、法务秘书、物流管理、配送与运营管理、仓储管理等成为中国信息大学的精品专业。
    叶淬还强调,想培养多元化的人才首先要体现在正实施教学的多元化,让学生真正体验信息多元化的优越性。
    “学习有千差万别,学生有千差万别,如何学习和怎样安排学习也有千差万别,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质考虑,教育和学习之中应该存在着一个选择的问题,办学者应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可选择的空间。这才是多元化教学的具体体现。”
    叶淬介绍,中国信息大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实行个性化培养,率先实行“自主选课、弹性学制”的教学改革,于2006年9月全面实施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避开了传统“车间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即可申请毕业。
    中国信息大学的校园建设及配套设施也体现了信息多元化的程度。数字化管理、宽带上网、校园一卡通、自动取款机、摄像监控系统等高科技设施,到处洋溢着时代气息,使信息大学的信息多元化更加名副其实。

诚信办学用心育人 ——访北京文理研修学院副院长黄孝平

    北京文理研修学院有63年光荣传统,原名是北京达德研修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46年的香港达德学院。2007年1月18日,正式改名北京文理研修学院。
    4月9日,在环境优美、学风浓郁的北京文理研修学院,淳朴敦厚、德高望重的黄孝平副院长接受今报记者北京行采访小组专访时介绍,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教育资源,按照“崇德、博学、笃行、至善”的优良校训,经过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北京文理研修学院已经成长为一所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社会满意的多学科高等院校。
    “学院专业设置紧贴市场脉搏,设有文法系、航空旅游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其中开设的法律、律师、广告学、民航服务与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通信工程等,都是热门专业。”黄孝平副院长说。
    “文理研修学院在大兴修建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践的学习需求,其中航空专业拥有运—700型实机、波音737、1∶1航空模拟舱等一系列航空教学设备。”黄孝平副院长说,“学院倡导的是人文精神与市场导向相结合,造就既有文化底蕴、文理修养,又具有开发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本地区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实用型紧缺人才。”
    学院采用高等教育自考考试与网络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理论知识多,动手能力差的特点,重点补充能力操作,让学生毕业时,争取拿到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学院在校学生有3000多人,2007年预计在河南招生200人。

创新人才教育模式 ——访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招办主任贾征

    “学院2006年在河南招生300人,今年与去年基本持平。”4月10日下午,今报记者北京行采访小组在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主校区对招生办主任贾征专访时,他透露了学院2007年在河南的招收计划。目前,在校学习的河南学生已经达到800人。
    贾征主任介绍,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所中外合作的高等院校,学院下设国际经管学院、国际语言学院、国际旅游管理学院、国际航运服务学院、国际信息工程学院、光线传媒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网络学院8个二级分院,开设近60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法、理、工、经、管、艺术等多个学科。其中中英国际金融与投资、中澳人力资源管理、商务外交与英语、国际商务与英语(HND)、英语翻译、音乐教育、影视制作等40个属于目前的热门本、专科专业。
    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的教学特色是以语言为主、以专业为辅的教育模式。贾征主任介绍,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外教团队,40名专职外籍教师带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绝佳的英语学习气氛。“即使在餐厅就餐,都有外教与学生随机交流。”
    在潜移默化中,在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迅猛提高。贾征主任说,根据统计,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是99%,留京工作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8%,每10个学生中就有3人出国留学,创造了国内大学生就业率和留学率的奇迹。

靠先进模式培养实用人才 ——访北京瀚林职业学院院长许洪绪

    4月7日,魅力无限的北京杨柳吐絮、风轻云淡。这样一个难得的周末,本该是在家休息的日子。但是北京瀚林职业学院院长许洪绪却一直在忙碌,刚刚结束“瀚林大学堂”,又处理了学生事务,才抽出时间接受今报记者北京行采访小组专访。
    “当大家把目光投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时,北京瀚林职业学院却独辟蹊径,与已经在中国投资达四万余家企业、职业教育在世界排名第二位的韩国和在国际护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菲律宾紧密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模式,以低成本优势,满足工薪阶层子女的留学愿望。”许洪绪院长的介绍开门见山。
    他说,学院是国内首所韩国大学投资的全额到位的合资院校,也是唯一获得韩国法务部,菲律宾移民局授权、取得留学返签证的大学,同时也是国内韩资企业、境外医护、航空、旅游、酒店管理等领域安置就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学。
    合作办学后,汽车应用与维修、网络游戏、产业运营等成为瀚林学院自己的特色专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韩经济发展协会、中韩中小企业促进会及现代汽车企业集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家航空公司等国家级协会组织、企业成为瀚林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学院还与韩国现代汽车、三星电子、LG、SK、大宇汽车配件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实习及就业签约关系。
    许洪绪院长说:“学院的长远发展规划是继续发展精品教育,将培养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和特色教育进行到底。”

    打造现代化高校
    ——访北京逸仙专修学院招生办主任庞庆国
    4月13日,庞庆国主任向记者介绍了北京逸仙专修学院的概况。
    北京逸仙专修学院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北京中国大学校友会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民办高校。“学院率先实行网络管理,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家校通’及时与学生和家长联系,将学生的表现、学习状态、身体状况用手机短信发给家长,让家长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庞庆国主任说,“奉献、博爱、诚信、刻苦”是学院的校训,学院鼓励学生自治。
    学院重视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在完成大专学历的同时,给学生增加技术、技能,让毕业生就业时增加竞争力。因为专业设置符合市场人才的需求,毕业生技能扎实,深受青睐。“目前在校学生达1000余人,2006年在河南招生60人,今年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庞庆国主任说。

    特色是就业保障
    ——访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航空旅游分院招生办张丽
    4月13日,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航空旅游分院招生办的张丽老师为记者一行介绍了学校情况。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2002年6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由北京东方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和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一所民办高校,坐落在东方大学城北区。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航空旅游分院是北京东方研修学院的二级学院。
    “分院是东方大学城内众多院校中唯一一所由东方大学城自行创办的高等院校。”张丽说。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航空旅游分院开设有航空服务、机场服务、民航运输管理三个专业。学院与东方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和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机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渠道。
    张丽还透露:“2007年,是我们学校在河南第一届招生,分院的长远计划仍以航空专业为主。”

    就业是办学中心
    ——访北京传媒学院副院长周素敏
    “北京传媒学院今年预计在河南招生100人。”4月13日,北京传媒学院副院长周素敏向记者透露。
    周素敏介绍,北京传媒学院位于北京教育战略中心东方大学城内,由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国统一招生,与黑龙江北开职业技术学院同为黑龙江民盟上京大学直属学院。学院是以高职类特色专业为主的综合性普通高校,设有航空、艺术、计算机应用、企业管理等近20个专业。其中航空、计算机应用为学校的特色专业。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院新增日语、韩语等热门专业,另外还为中国软件园提供订单式培养,为日资企业培养服务外包初中端专业技能人才。学院最成熟的航空服务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开拓了三大就业渠道:空乘、海乘、地勤。这些都是毕业生就业的保障。

■采访手记     诚信办学 学子之福
    从古都西安到首都北京,经历了20多天的采访后,对省外民办高校的采访终于告一段落。
    无论是西安,还是北京,民办高校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点:资金、生源和就业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快速发展的阶梯。
    多数民办院校的资金来自民间。与投资其他行业一样,没有资金长链,想谋求发展,等于是无源之水。
    有了资金,完成了基础建设,接下来的难题是生源。因为“血管里流的不是贵族血统”,即使有国家统招计划的民办高校,招生对象也只能是三本或大专。没有统招计划的,地位就显得更加“卑微”。没有好的生源,自然培养不出优秀学生,民办高校想长远发展,难有活力。
    最后是就业。多数民办高校在招生时,不得不提前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有进口,还要广开出口,才能保障畅通”,这是民办高校在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上稍有差错,招来指责还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没有畅通的就业渠道,高考分数再差的学生,“也稀得来这里屈就”,这是对民办高校最致命的打击。
    不过还好,这些不利因素都在逐渐减弱,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出现转机:在发展过程中,实力较强的民办高校逐渐具备了“造血功能”;因材施教、订单式培养等灵活的教育模式,让考生和家长对民办高校的看法有所转变;具备真才实学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得到人才市场的认可,其中不乏在各领域取得成就的成功人士,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慢慢消除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偏见……
    当然,除了看到民办高校喜人的发展形势外,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现象:校舍简陋、设备不全、虚假宣传、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欺骗招生、管理混乱……
    越来越强的呼声是,民办高校要建立监督机制,需要自强自律。“办学需要诚信,招生需要诚信,教育更要诚信。” 其中的害群之马早晚会被淘汰出局。毕竟,对外展示的虽然是华丽的外衣,但是薄如蝉翼,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诚信办学,学子之福。”寥寥几字,重如千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