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淡看学历”发出怎样的教育信号?

编辑:张萧萧  发布时间:2010/12/22 20:31:35 
 来源:半月谈网

  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的2010年教改实验班咨询会,来参加教改实验班咨询会的有八成以上为深圳本地的居民。对于校方自授学位,不少家长也“淡看”学历。一位家长说:“现在只要孩子能在学校里学到真本事,学位问题我不担心。”另有家长说:“我们是看重南科大的牌子,将来或许不比清华、北大差,这样的话孩子毕业即使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也不会影响其个人的发展前途。”(《山东商报》12月19日)

  尽管有学生和家长须与学校签订协议书,表示“理解教改实验的意义和困难,自愿亲身参加这个实验”的“尾巴”,但是,不少家长淡看学历的情绪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于南方科技大学该如何审视?于社会又该如何看待这一信号呢?是被迫选择还是变革生命力的昭示呢?这一切,在笔者看来,都有厘清的必要。

  家长有关“真本事”和“将来或许不比清华北大差”的观点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对家长来说,也未必没有看到相反的一面,由此以来,看淡学历的情绪,就尤其值得关注。

  当前,教育文凭已经变成了一块敲门砖。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交换的价值,人们可以通过它实现不同资本之间的转换,如工作、金钱、关系网、声望、生活方式、合法性、地位群体的身份等。因此,在依旧处于“文凭社会”的话语氛围中,淡看学历的价值不言而喻,一是有利于“唯文凭是举”的非理性做法纠偏。二是在对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投了赞成票,是一种支持变革力量的涌动。三是对当下大学难以承载公众期望的无形批判,也是对当下高校行政化弊端难以割除和难以给学生以成长力量的不满折射。

  在淡看学历的背后,一方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另一方面是当前不少大学已经无法承载大学生期待的眼神,大学的世俗化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大学生吸引力。尽管这是一种尴尬,但是,还有不少大学在“沉醉中不只归路”。这是淡看学历出现的重要社会背景。

  淡看学历是教育缺陷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大学形成了一种重视课堂教学而轻视实际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扩招以后,很多高校还停留在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背离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即使高学历也难以跳出适应社会要求的困境。可以说,淡看学历是现实力量倒逼的显现。

  淡看学历是对高等教育的反问,是在逼迫高等教育作出理念的转换。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一的体制,学生在录取时就确定了专业,完全忽视个体兴趣和现实要求,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越来越严重。部分高校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而忽视了教育规律,导致大学生难以在人才市场上立足。如此以来,个体不淡看学历又能如何?而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恰恰给了公众理性选择的一个出口

  淡看学历最集中地表达了对大学的不满和诟病。大学的世俗化和庸俗化早已不是公众想象中的象牙塔了,这难免给充满理想的学子们以失望的情绪。

  现代教育是什么?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最终是“培养活生生的人”。当小“神童”的苏刘溢谈未来说“我不想当官,我要当科学家”时,当这位小神通得到了南方科技大学众多知名教授的呵护时,即使没有学历,在我看来,小“神童”恐怕也无须担忧!因为这是“培养活生生的人”的境界折射。(朱四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