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高技能人才同样属于拔尖创新人才

编辑:张笑  发布时间:2011/3/22 23:36:04 

 

未来十年,我国将新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并建设10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两会刚过,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这一讯息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技能人才短缺”话题继续留在公众视野当中。

怀念“八级工”:塔尖决定人才塔的高度

“我大学毕业在工厂干了四年,特别崇拜那些熟练工人,钳工、电工都有八级工,八级工非常权威,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叹服。”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

非常令人意外,全国政协教育界别的委员们许多都是著名大学校长,两会期间他们讨论创新人才培养时,“八级工”、“老中专生”这些正在逐渐淡出生活的词却频频被提及。

现在大学实验室都是买各种玻璃仪器,朱清时介绍,他上学时候是吹玻璃的技师吹,要什么样的吹什么样的。“根据实验需求来制作,比买来的更好使。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

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不仅是产业界的焦点话题,甚至在高校的科研工作中也有体现,正如朱清时所感慨的,在大学的实验室里面,招不到高级实验人才。比如生物实验室,很容易可以找到生物学博士,但是很难找到懂得鉴定虫子的人。许多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学校想尽办法,甚至有的学校解决了正高职称也难以招到,因为高级实验员与教授在待遇、社会地位等各方面差距太大,优秀人才难以坚守。

高技能人才同样属于拔尖创新人才。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曾经指出,技术创新是多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包括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等等。一个科研队伍要有创新能力,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正是这几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队伍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

“八级工”是工人技术等级的宝塔尖,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科研发展国际竞争力的宝剑尖。根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我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4%,连一汽集团这样的技能人才高地,高级工比例也才13%,而发达国家高技能工人占30%—40%。这个数据的差距如同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清晰地告诉我们,形势十分严峻。转载自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