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马景林-精心构建“明日之学校”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www.zgddmx.com  发布时间:2011/9/21 8:31:59 

    马景林:精心构建“明日之学校”

    ——专访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马景林

马景林校长在大会上发言

马校长为优秀教师颁奖

朱永新教授的心中,有这样一所理想的学校:它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位,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大师之言,高屋建瓴,意蕴无穷,充盈着睿智与灼见,洋溢着理想和激情。那么,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校长,他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是什么样子呢?他又是如何在实践的层面上来构建这所学校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采访了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马景林校长,颇受启发。马校长的热情、坦率和睿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坦言自己是一个执着的爱国主义者。在梳理提炼十三中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马景林吸纳了时代的内涵,提出了“明日之学校”的概念,从理性和实践的层面回答了两个问题,即校长是干什么的?学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地方?

教育需要理性,也需要诗意!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更需要懂教育的人才,更需要有理想、会思考、有思路的校长。他们在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中,强化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以自己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再次证明理想是可以根植现实改变现实的。

    “传递幸福”是校长的核心工作

在北京市名校校长队伍中,马景林显然是一个“新兵”。他做了8年多的教学副校长,做校长刚刚2年,资历显然是最年轻的。但没有了限制性思维,他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校长的工作分为对人的工作和如何处理事情这两个方面,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有了“模模糊糊”的认识。在马景林看来,校长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传递幸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日之学校”的概念。

校长是干吗的?这是每一个做校长的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学术界也有专业的分析。在马景林看来,校长扮演的应该是传递幸福这样一个角色,这里的幸福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掌握知识、拥有一定的智慧、对人的尊重、自己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如何去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氛围等等。一个校长,如果能够把这些事做好,那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校长了。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辅仁大学附中,坐落在西城区原清朝的“涛贝勒府”内。风雨沧桑八十载,古老的王府,教育的殿堂,浸透着几代园丁幸勤耕耘的汗水,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憧憬和希望,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脚步,刻录着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所名校栉风沐雨、一路走来的奋斗足迹。秉承辅仁附中“公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以治学严谨、作风朴素的传统校风而著称于北京市。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马景林校长希望“十三中在传承与创新中成为一所丰厚的学校”。“丰厚”即丰富多彩,厚重持久。前者是指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及充足的学习、锻炼和娱乐场地,给师生们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后者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文化的积淀,最终达成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他也认为教育是可以讲一些“乌托邦”的,要构建自己的教育理想,老师到校长,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但不应缺乏教育的思路和思想,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应该缺乏办法。

历史学科出身,历史带给马景林的更多的是动力和压力,是社会责任感。19年的工作经历有16年时间是在北京八中度过的,那是马景林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也是他收获最大的时期,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年,马景林当了一名历史老师、副班主任;第二年,当班主任;第三年,担任高一的年级组长,尔后受委派到日本留学两年,回来之后任教学处主任,继而担任教学副校长达8年之久。他记忆犹新的还是八中陶祖伟老校长“和谐致美,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的教育思想,而且“始终是自己目前无法超越的”。

在学校的具体工作中,如何才能扮演好“幸福的传递者”这样一个角色呢?具体地讲,体现为对人与对事这两个方面。

在对人方面,马景林从三个方面努力做好有助于干部、教师发展的事情,即尊重人,用好人;和大家一起读书、学习;和大家一起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尊重人就是对干部、教师讲礼貌,真诚待人,平等待人,绝不以势压人,无端的训斥别人,发脾气耍态度;尊重人还要努力搭建平台,让干部、教师们有发言、提意见的机会和勇气;尊重人更要走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积极倾听干部教师的“心里话”、“家常话”,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

用好人也是搞好校长工作的一个关键,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们在看校领导的用人,看你用什么样的人,看你用人的程序是否民主。马景林担任十三中的校长后,出于新老交替和工作需要的考虑,他和各位校长、书记充分商量人选,并召开了相关的座谈会,最后提交行政会、教职工大会上讨论决定,在用人上做到了民主程序的实现。那些人品极好、踏实敬业的人,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尊重人是民主的形式,更是实现民主的前提,用人的方向和程序的完善,是实施民主管理的体现和保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体会到了真正的民主,就会有愉悦的体验,从而有幸福的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要实现教育思想的领导,统一思想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统一思想光靠开会是远远不够的,那么靠什么呢?马景林认为,读共同的书、交流不同的感受特别管用。因此,从校务会到行政会,从教研组长会到教研组内部的会,马景林倡导读书学习,并安排各种时间、采取各种办法去组织大家学习,鼓励学校教职员工有意识的去读书,以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马景林坚信,在教师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自己的工作,甚至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的心就会越来越大“大”,眼界就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安静,促使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有了“阅读”,教师对幸福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会找寻到、把握好身边的幸福,如果校长能有意识的带着大家走进“阅读”,就找到一条“传递幸福”的好路。

长期的管理实践,使马景林意识到管理过程其实就是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学校里只有校长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或是他坚信自己的发现、思考、解决是唯一的话,那么这个学校不会有大的发展,甚至有一定的风险,而且一起共同工作的广大员工也体会不到工作的幸福感。

因此,十三中学的每个部门的主管主任、校长要成为本部门工作的“专家”,只能比校长更清楚,更明白;各个部门的主管必须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在学校的任何工作中要找到自己的“位”,针对学校工作特有的重复性和阶段性特点,要想在先,做在先,属于本部门的工作要敢于“挑头儿”,与其他部门主动协调做工作,不属于本部门的工作也要积极准备,做好辅助的工作;作为校长务必在事前积极和各部门就相关的事情加以商量、讨论,做好充分的交流,哪怕是“独裁专断”,也要在事前,一旦商定好,没有其他特殊的事情,不得随意更改。

其实,每一个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而后看到工作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倘能实现,那就是工作中的幸福,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马景林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清楚大家的幸福和自己良好愿望之间的关联,就自觉地承担起了“传递幸福”的职责。

在对事方面,马景林希望动员广大教职工智慧工作,做有助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事情,并从中体验幸福。

两年多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了“北京十三中工作导航”学校内部网络平台,使得学校内部的文件传递、交换进一步的便利,实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简单、透明、公开、共享;通过完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让未来的十三中能在组织建设上先胜一筹;伴随着“校安”工程的硬件改造,实现了硬件建设的教室先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环境变化的感觉如同大赏幸福的直通车;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学校发展的规划与设计稳步推进,针对学校发展的酝酿、设计、平衡,还有长效机制的建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马景林是一个生活中有追求、工作中有办法、道德高尚的校长,他很庆幸“自己在十三中遇到了一群好老师、好干部、好学生”,他更愿意把工作中的所有幸福感受、方法传递给身边的人。对于未来的十三中,马景林充满了信心。

马校长参加研讨活动

马校长和他的学生

 

    创建“明日之学校”

学校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学校和学校职工在教书育人和组织管理生活中,为追求和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逐步创造和形成的观念形态和文化形式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规章制度、校风校貌、学校精神和学校形象等。

具体地说,学校文化谋求个人与组织制度的和谐,激发人的自觉精神和能力,调整学校成员的行为,实现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的高度一致。简单地讲,学校文化就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

学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或者说未来的学校要变成什么样子呢?学校文化显然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重在人的成长过程,强调自然发展,让不同程度的孩子相对自己的过去,无论是学业还是性格、品德等都能不断完善。在马景林校长的心目中,“明日之学校”应该具有这样几个要素,即开放、活力、空间,是一个善待师生的地方,是一个提升师生智慧的地方,让师生获得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拥有优雅的教育,具有和谐的文化氛围。

好学校是开放的。原因只有一个,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十几年之后或者二十几年之后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我们今天的教育传授前人总结概括的知识,但学生要面对未来的社会和世界,把我们的东西都移植给孩子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要最大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进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不至于面对未来时一片茫然。开放是当今和未来教育的需求,是学校应有的心态。我们不能苛求现在给学生的东西将来一定有用或者是通行的,但是我们应该坚信,我们现在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是人类的公理,是可以延续的。

好学校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这种活力体现在教师工作上的追求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来源于师生“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价值观。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师生就会主动的去研究,去交流,去不断提升自己,学生也会有努力成才的强烈愿望,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那么令人生厌的事情了。

所谓的“空间”就是指学生领悟知识、教师专业发展、校长管理学校的一个自我追寻、发现、创造的前提,一个思考的余地。一个好的学校应该特别讲究彼此之间的空间,教师给学生多大空间,学生就给你多大惊喜;校长给教师多大空间,教师就给你多大认同;领导给校长多大空间,校长就给领导多大惊喜。

好学校应该是一个提供优雅教育的地方。教育的本质是以爱为根本的文化传递,心灵的陶冶是作为教育活生生的文化传递活动的中介,教育是师生文化融合的过程,所以,马景林校长坚持教育是优雅的。在具体的工作中,优雅的教育首先拒绝体罚及各种变相体罚、喝斥、侮辱性的语言训斥、不公平的对待学生等等。其次,优雅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讲卫生、讲礼貌、讲诚信、讲勤奋、讲健康等五个方面;第二层次包括忠实、坚持、宽容、终身学习、尚武的精神等。马景林校长强调,现代社会忠诚太重要了,要忠诚于自己的家人,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尚武的精神指的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敢于挺身而出,这与优雅并不矛盾。 

好学校还应该是一个善待师生的地方,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办学的思想,更是一种对人的思路或者思想。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具体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一定要站在教师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让师生感觉到生活在学校是幸福的。一所学校既要考虑组织发展的目标,也不能忘记师生个体的需要。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善待师生就要从师生的需要出发,从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使学校成为他们享受生活的精神家园。

学校也应该是一个提升人智慧的地方,提升智慧是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提升智慧对老师和学生来讲有不同的侧重点,老师的提升智慧更侧重于一种精神状态的释放或者培养。学生智慧的提升离不开人格的完善,但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在非智力因素中定有过人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更重要的是其人品和人格。一个人的学识是为了自己的车子和房子,还是为他人服务呢?为别人服务,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育是一个传递智慧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运用智慧的手段和方式传递智慧。要提升教育智慧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智慧。十三中教师智慧的提升有反思、教学相长、共同交流、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几条途径,这样教师不会年复一年地重复自己的教案,而是有激情、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从学生角度讲,这需要教师授课方式的真正改变、评价方式和标准的变化、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提供丰富校本课程的种类、扩大学生的选择性和建立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等等。老师的角度讲,没有全面而又有个性的教师,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应鼓励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三尺讲台上,可以自由挥洒。

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事业所不具备的,它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自古以来,教师原本是个自由职业者。作为校长,都渴望把自己的学校建成有魅力的学校,殊不知你有了有魅力的教师,有了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学生,学校的发展就水到渠成,就校长个人而言,自然成了一个有魅力的校长。

和谐的校园让人觉得工作不再辛苦、乏味,总是充满着欢乐。和谐的校园需要师生追求高尚,崇尚宽容,淡泊名利。没有高尚的追求,恐怕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那是低级的合作,绝对不是高级的和谐。师生之间崇尚宽容,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干部教师之间讲宽容,就有好的干群关系;教师之间讲宽容,就有好的同事关系;一个学校不仅要讲思想自由,更应该做到“兼容并包”。

老子说过,“以不争先而领先,以无私而成其私”。它揭示了社会中的一个真理:克服浮躁心理,力戒短期行为,才能不为名利所动,才能成就大事业。

马景林认为,从本质上讲和谐是一种追求,它总是在和谐与不和谐之间摆动。作为校长,关键要做到“没有是非,明确是非”,在大事面前必须拿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为师生营造一个温馨舒畅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个群体”与“四化建设”

 096月,马景林接过了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的接力棒。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他说,“我希望我是十三中‘最差’的一位,但是如果各位是各自部门的专家,十三中就不会差。如果我是各方面的专家,你们都听我的,那么十三中就好不了。”

显然,马景林有自己矛盾的地方,他希望自己做一个“不是别人提供选择而由自己做出选择”的校长,他应该有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对干部们的要求是“你们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成为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方面的专家”。

在组成一个团队的时候,马景林认为一个校长的身边需要三个群体,其一是比自己高的人,每次和他们交流都会有很多新的收获;第二个群体,某件事你和他们交流完之后,他会比你想的做的还要精彩,他们想的做的能够超出你的想象;第三个群体就是执行力很强的人。第一个群体的人可以给你很多启发,第二个群体可以把你的东西发扬光大,第三个群体完全传承接受你的东西。在一个学校中,这三种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可以很能干,甚至可以干几个人的活,但是做干部的核心就是把大家团结成一个人去做事情,这是本事。在具体工作策略上,用心做事比用脑做事更科学,前者可以涵盖后者,光用脑做事显然不行。用心做事可以做到预设,就会想办法把事情做好,用脑做事更多的是应对。

马景林曾经给他的老师推荐过一本书《我喜欢的学校》,那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写的,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渴望,这是马景林更想了解的。他曾经非常形象地对老师们讲,如果你想提高某个学生的分数,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去喜欢他、接受他,这很重要,如果你看他不顺眼怎么去帮助他?对学生们来讲,你想提高那一科的分数,从现在开始就喜欢那个老师,一定会有结果。

在十三中学,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两大重点,一是学生的自主管理,一是班主任教师的评价标准;学校的教学工作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为中心,常规管理要常抓不懈,积极客观地面对教育改革,坚持“四化建设”,即教师培训的系统化、科研工作的制度化、考试研究的科学化、学科教学的个性化。

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管理可以分为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在这四种类型中,只有民主型的效果最好,但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仁慈专断型比较多,面临的挑战也最多。在第二种类型中,教师不认为自己是个专断独行的人,教师也会做到表扬并关心学生,但他专断的症结在于他的自信,以我为班级一切工作的标准,由此大部分学生会喜欢他,但一旦学生看穿他的方法后可能会恨他;学生各方面过度依赖教师没有多大的创造性;学生屈从,并缺乏个人的发展。

巴尔扎克曾说:“儿童文化可以看作为成人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岛屿,文化海洋的浪潮拍打着这座岛屿的海岸,雕琢着它的周边,岛屿的其他部分则自由的滋长着。虽然成人环境施加给儿童文化以极大的压力,但正如同成人文化是成人社会的产物一样,儿童文化至少同样是儿童及其同伴群体的产物。”

可见,学生群体中有自己的文化,成人文化的干预效果不佳,与其那样,还不如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如何管理呢?十三中的做法是,教师敢于退居二线;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拿主意。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十三中德育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班主任教师的评价标准,其中德育评比占40%,班级学业成绩占15%,学生评价占25%,德育领导占5%,同行评价占15%,使得德育工作有了量化的标准。

在教学方面,基于学校发展、新课程改革、科研工作和学科带头人工作的需要,以及教师的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三中的教师培训在具体的做法上支持市区的各项培训活动,有学校层面的科研、师德、课改、专业的报告,有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也有教研组层面上的中青年教师“十二五”研究方向的确定。

认真分析学校科研工作相对滞后的原因,针对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特别是科研经费不到位、教师参与的意识不够等问题,十三中制定了《科研工作管理办法》,首先健全机制,重点确定经费的使用方式;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实际需要,确定组里的科研方向:成立相应的监督小组,监督课题进展和经费的使用情况。

考试是教学重要的一环,对研究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再加上考试本身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十三中与市区考试中心开展联合座谈,开展课题形式的专项研究和校内人员的自我研究,以毕业年级题库和书面教学建议作为具体的研究成果,实现考试研究的科学化。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马景林的看法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有一个核心的问题,一个老师一辈子上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把每一节课都上好。如果非要用一个标准去概括的话,可以用“三个高兴、两个内容”来说明,即讲课人高兴、听课的学生高兴、旁听的老师也高兴,一节课下来是不是好课,老师和学生都清楚的很;“两个内容”一个是看老师和学生的表现力,另一个是老师的传授内容来作出判断。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一所学校领导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家长们关心孩子学的怎么样,成绩如何?其实最该关心应该是学什么——课程开发与设置,怎么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应包含对教学的指导能力。

1915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约翰·杜威和他的女儿写下了不朽的教育篇章《明日之学校》,重申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了实验学校自然发展的要素,提出基于生活的课程改革,论述了自由、个性等问题以及学校与社会、民主与教育的关系……

时隔一个世纪之后,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校长把自己对学校发展的设想、思考和实践,概括为“明日之学校”,以建设一所丰厚的学校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并用“开放”、“活力”和“空间”来支撑,自愿做一个幸福的传递者,善待师生,以提升人的智慧为己任,让教育变得优雅起来。在校长队伍中,有选择能力的不少,他们习惯于让下属提供几个选择,自己去确定,但校长中更需要的是能依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独立思考,然后带大家一起干的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马景林校长的探索和实践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陈达 孙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