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北京市通州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速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2/5/22 10:45:11 

近年来,区教委改革践行八项工作机制

通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速(主)

本报讯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州区委、区政府引领区教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践行了八项工作机制,形成推动通州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机制1

明确责任 区域统筹

通州建立了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了解和研究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重大教育发展问题进行宏观决策,协调各种关系,制定相关政策。同时,还建立了区级领导定点联系农村学校制度,每位区级领导定点联系1至2所农村学校,30余位区级领导共联系33所农村学校,为推动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组织和政策保障。

机制2

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

根据全区总体规划制定了《通州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6年—2020年)》,并结合城乡人口分布情况、流动人口变化情况和城市自然资源状况,及时调整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十一五”以来,通州分年度撤并了规模小、基础薄弱的中小学,实现了规模管理、合理布局。还成功接管北机小学、化冶院小学两所央属企业厂办小学,适时调整北苑学校、潞河中学、运河中学办学层次,扩充了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了城区入学压力。2011年,《通州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布局规划》出台,今后将依据该规划,积极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与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一体化发展。

机制3

执行市颁标准 建设“折子工程”

通州将重点工程建设全部列入“折子工程”,任务、时限、责任“三明确”。2006年至2008年,分三批实施了初中建设工程,顺利通过验收。2007年底启动了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全部81所小学完成建设并通过检查验收。

“十一五”以来,学校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达13亿多元,新建了台湖学校、龙旺庄学校、于家务中学、新三中等10余所达到市颁新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另投资1.1亿元,新建50块塑胶操场;投资1689万元,改造了50座校内旱厕。目前,西集中学、宋庄镇中心小学、芙蓉小学、东关小学等一批工程正在建设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也高效、稳步推进,完成65所学校40.8万平米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务。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速。目前全区共建有校园网106个,多媒体教室1838个,每个完小都有多媒体教室,超过20所学校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化。教师研修网、教育信息网、教育传媒工作室、远程教育网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技术与教学、研修、培训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如今,全区中小学软硬件办学条件和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效果,创建了一批全面育人、富有特色的学校。

机制4

关注弱势群体 公平关爱惠民

随着城市发展,通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增长变化趋势,通州采取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适当委托民办学校,逐步规范自办学校,引导学生到经过审批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就读,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2011年,全区义教育阶段共有35339名流动儿童就读,其中公办学校接收22646人,接收率近63.6%。“两免一补”等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落实。近几年,全区共为近50万名学生免补费用6300余万元,为400余人次提供各种社会资助130余万,为30名学生办理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近20万元。多项惠民政策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及农民负担,有力保障了城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机制5

利用市级政策,引进名校分校

在办学体制上,通州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创办了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等院校。同时,区教委积极实施“名校办分校”引进机制,争取市、区财政4亿元用于“名校办分校”引进。截至目前,以对接名校办分校方式,引进了北京二中、北京育才学校、北京史家小学、北京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等5所名校到通州办分校。通州新城教育规划布局日趋完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区域教育资源分布更为均衡。“十二五”期间,区教委还将结合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重点打造品牌学校,整体提升城乡教育资源品质。

机制6

提升发展重心 构建职成教育体系

义务教育有特色,职成教育也进入了快车道。通州整合了第一、第二、第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成立了北京新城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探索办学培训新途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同时积极筹建北京新城职业教育集团,不断探索办学培训新途径,搭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成人学校建设不断提速,全区有市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区、乡镇、村三级职成教育培训网络不断健全,充分发挥了职成捆绑培训功能,形成了以区成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28所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骨干,13家区级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平台,46家村级培训指导分站为补充的三级城乡技能培训服务体系。

机制7

突出人才强教 两支队伍素质提升

区教委始终坚持把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多层面、多渠道、多样化的教师培训网络。全区中小学80%中层以上干部已经或正在参加不同项目的培训,校级干部达到全员培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近年来,区教委出资近1000万元,选送187人赴加拿大、美国参加英语培训;选派227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加带薪脱产培训;连续举办了多届“启蒙杯”、“春华杯”、“秋实杯”、“启慧杯”、“民族杯”课堂教学竞赛;积极开展“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帮助农村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十二五”时期,通州将继续加大对农村教师、新任教师和基础教育名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全区有在职特级教师16名,在职“区名师”66名;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120名。为了加强对市特级教师、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奖励和管理,出台了《通州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奖励及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发放一次高层次人才奖,奖金为每人每年2万元。“十二五”时期,还将按照分层提高、高校引领、团队合作的原则,实施通州区“名师培养工程”,旨在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以此带动城乡师资队伍整体提升。

机制8

重视教育督导 专项督导跟踪评价

组织教育执法情况督导检查工作,通州已形成制度。每年对11个乡镇政府和相关委办局进行督导考核,促进素质教育责任目标的有效落实,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同时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综合督导评价,以此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水平。近年来,通州不断加强教育督导专业化建设,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中建设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学习型组织建设、学前教育等督导检查,为推动各类教育健康优质协调发展,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进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链接

教育。数字

“十一五”以来,学校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达13亿多元,新建了台湖学校、龙旺庄学校、于家务中学、新三中等10余所现代化学校;

目前全区共建有校园网106个,多媒体教室1838个,每个完小都有多媒体教室,超过20所学校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化;

近年来,区教委出资近1000万元,选送187人赴加拿大、美国参加英语培训;选派227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加带薪脱产培训;

目前,全区有在职特级教师16名,在职“区名师”66名;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120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