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河北廊坊一高校老师当威客上《新闻联播》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6/30 12:26:04 

  一年多时间中了244个标挣了两万多元 威客老师将学生领进威客圈为就业做铺垫

  在河北廊坊一所高校当老师的徐志海,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兼职做威客而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现在已经成了威客圈名人的他要把威客生涯进行到底,还培养不少“学生威客”成了他的竞争对手。

徐志海(左二)在电脑前指导学生们设计作品

  老师当威客上了《新闻联播》

  6月12日,30岁的徐志海突然接到中央电视台记者的电话说要采访他,而且是要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30岁的徐志海经常看。在他的心里,央视《新闻联播》的地位特神圣,“我从没敢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上面露脸。”

  徐志海的这期节目《徐老师的威客生活》在6月15日的《新闻联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创新篇》中播出,主要是为了展现威客这个新生事物在经济发展里做出的贡献。

  徐志海能获得这个机会,是受大型威客网站猪八戒网的推荐。在1年左右的时间里,徐志海从“猪一戒”上升到“猪六戒”(顶级是“猪八戒”),成为上升较快的一名威客。

  投了五六十标才中第一次

  但徐志海说,自己中的第一标充满艰辛。

  从2009年5月份开始,徐志海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威客网站上分别注册成为用户,开始接任务。“不管大活儿还是小活儿,只要是感兴趣的活儿,就试着接。”屡投不中,倔强的徐志海开始从别人的稿件中找门道;坚持不懈,专业出身的他就是要等到中第一标那天。

  在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密集型”投标之后,徐志海终于中了让自己记忆犹新的第一标。那是一个给钢铁产品设计标志的任务,是投了五六十标之后的第一次收获。在接到客户告知他中标的电话后,徐志海一夜没有睡好觉,“100元的悬赏金不多,但却坚定了我成为威客族的决心。”

 

 一年多时间中了244个标

  第一次中标成功之后,徐志海就在教学时间之外上网接任务。2009年暑假期间,徐志海渐渐有了经验,他的设计稿陆续中标。

  稿件的好坏并无严格定论,设计创意是一个方面,客户的认可才是关键所在。威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少则几十人争一个任务,多则上百人,想赢得认可不容易。

  设计一个饭店的标志,在客户的要求下修改了五六次,徐志海笑言:“这份钱也不是好拿的。”但也有让他自豪的时候,在他参投的2000多个标里,一个汽车配件的标志出价900元,引来180多人竞标,他最终中标。

  一年多来,在这份兴趣的坚持下,徐志海中的244个标给他带来了2万余元的收入。

  也有被学生PK掉的经历

  当徐志海在威客生活中渐渐尝到甜头的时候,他想到了他的300名学生。在一次标识设计课上,他将自己中标的稿件拿给学生们看,并给学生们介绍威客,没想到学生们很感兴趣,他灵机一动,为何不将学生领进威客圈?

  很快,他的学生中有近一半开始在网上揽活接任务。在学生们交稿之前,他还会进行指导和修改。

  “如果说学生刚开始交出的稿件还很生涩,那现在就要成熟很多。”在一个汽车相关产品标志的设计中,徐志海和一名学生共同投标。“学生当时对我说‘您要是参加我们肯定没戏’,没想到最后中标的却是我的学生,学生晚上11点多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把你给PK下去了’,那个标酬金550块呢。我听了,高兴。”徐志海说。

  还想继续培养“学生威客”

  徐志海现在教的是大一学生,“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学生们的设计水平提高得不少,其中一个学生中了10个标。”徐志海说,设计专业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实践,“只要他们参与进来,我就尽量对参选稿件做指导,学生在设计和修改稿件的过程中,专业水平会不断提高。”

  同时,徐志海觉得,在多人竞争的威客平台上,中标不可能那么顺利,威客生活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浮躁的大学生需要磨练。

  “如果有可能,我以后还会培养‘学生威客’,让学生们尝试新鲜事物,增加谋生的手段的同时积累实战经验。即使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成为‘竞争对手’,也不是件坏事。”徐志海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