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实名反映——致教育部和各大媒体(张先生 13835038020 周女士 13903501128)
2012年3月31日上午8时40分,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和往常一样,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路小学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到了,这熟悉的音乐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快乐的开始,但对于四年级七班的小月来说,却是一个噩梦的开始。
“下课后我女儿在玩耍时,不慎被同学拌倒,导致两颗门牙被撞,至根脱落,”周女士心疼的说:“至今我还记得在老师办公室,赵老师捏着孩子的嘴让我看满脸是血的孩子时的情形。”据周女士介绍,孩子碰着后,校方及老师没有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救治,而是在办公室边责骂孩子边等待家长到来。
父亲张先生看到满脸是血的孩子后,急忙带着孩子赶往忻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于伤势较为严重,医生建议立即去省城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太原市铁路医院,医生告诉张先生:由于牙齿已至根脱落,所以在孩子18岁以前无法进一步进行牙齿镶嵌,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并且每半个月必需来医院检查,尽量让伤势不再恶化,因为孩子正处在发育期,即使这样也难保证将来牙齿能够修复。

医院诊断书 
碰掉牙齿的小月
家长讨说法 校方称无责
自从事故发生后,小月美好的生活彻底改变了,由于牙齿的原因许多喜欢吃的食物无法吃了,而且说话也越来越少了,“孩子放学回家后经常问我,妈妈,我掉了牙是不是很丑,为什么同学们都不愿意和我玩儿了,还老是嘲笑我,说我是丑八怪”面对女儿周女士只能强作笑颜安慰孩子,“孩子现在经常喊着‘牙齿长出来了’的话语从梦中惊醒,”看着日渐憔悴孩子,父亲张先生急在眼里疼在心底,于是决定去学校给小月讨一个说法。几经周折,张先生终于见到了该校校长刘晓辉,说明来意后,校长刘晓辉称该校周副校长代表学校全权处理此事,面对此事,周副校长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学校这么多孩子,这属于正常情况,学校没有丝毫责任......”
面对校方这种推诿责任的说法和态度,张先生一家非常气愤:孩子既然送到了学校,那么孩子在学校的人身安全怎么没有一点保障呢?就在小月出事的前两天,同班的另一名学生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短短几天时间里,孩子们接二连三的发生意外,学校为什么就没能采取一点措施呢?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事件发生后该班班主任赵丽珍和家长的几次沟通强调的竟然是让家长不要将事态扩大,以免影响自己的班分和奖金。
家庭剧变
事件发生已经两个多月了,一向活波开朗的小月现如今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寡言,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发呆。
小月的意外给张先生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八十高龄的姥姥看着自己外甥女变成这样,心急如焚病倒在了床上;由于女儿的意外,张先生本来和睦的家庭变得吵闹不休;看着孩子食之无味的表情,夫妻俩人的心思再也无法集中到工作上了,整天东奔西跑给小月寻医问药。

受伤的孩子更需要关爱
现在的小月很寂寞,自从意外发生之后,老师和同学仿佛一下子离她很远很远,没有人来问问她的伤恢复得怎么样了,没有人来关心她功课能否跟得上,以往要好的同学都疏远了她,因为现在的小月在他们的眼里是“丑八怪”,而小月每天只能孤零零地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尤其是赵老师冷漠的态度令这个11岁的孩子倍感受伤。张先生说:出事以后,小月的性格改变了许多,经常一个人闷坐在那里。他说,孩子很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如果老师能多关心孩子一下,小月肯定不会变成这样。
对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老师的笑脸就像是生活中的阳光一样重要。受伤的孩子是很敏感的,在忍受伤痛之外,她格外在乎别人对她的态度。在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所在的学校态度能积极一点,她的老师能多关心一下,让她觉得自己和以前一样没有区别,她所受到的伤害无疑会减小到最低程度。面对受伤的孩子,作为学校关键不是责任不责任的问题,而是如何警醒以便更好的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作为教师,不要光想着自己的班分和奖金,更重要的是想想作为教师该有的职业道德和爱心。
对于此事,本网将继续追踪报道。来源:民情与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