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教育的曙光
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科博会中国金融高峰会”,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国际金融园圃的百花,在世界和国内外网站掀起了一股震撼的波澜。北京国际金融学院院长王志伟教授题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的金融教育”的发言,立即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会后的余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国内外媒体和世界同仁对资深的金融专家、学者王志伟教授的创新性发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概念的定位”,金融“通才教育培养理念”、“民族金融教育理论体系”的提出,不仅是创新性的,而且是具有前瞻性的。这对于中国金融教育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对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贡献,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了“中国金融教育的新曙光”。
“中国金融教育”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个教育支系。“中国金融教育”的正式全面提出,则是王志伟教授在本次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经典。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对国际金融风暴的一个凝重思考,无疑是对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一个推动。同时,由于王志伟教授现任北京国际金融学院院长,这一理念的提出,也必将把“北京国际金融学院”和正在从事中国金融教育的其他院校全体师生,推向了“中国金融教育”拓荒者和奠基者的高层位置,这是北京国际金融学院师生乃至所有从事金融教育的同仁们的一个天籁福音。
“中国金融教育”从根本上有别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金融通才”培养教育观念的提出,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可能打破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普通教育、专职业教育的单纯格局,而且从人才培养的高视角提出了“通才理论”,这是国际金融风暴催生的一个新生儿。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必将引起全球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对“中国金融教育”的完善发展和高度提升也必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国金融教育”不仅要培养中国金融教育的基础专业人才,更要着力培养“中国金融教育”的高端人才和高端通才。如果我们“中国金融教育”能健康卓有成效的发展,那么中国金融界的未来不仅可以提高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免疫力”,而且可以使“中国金融”在世界未知的金融风暴中岿然不动。所以王志伟教授提出的“金融人才的核心问题”“改革金融教育体制”“营造育人环境和育人机制”“融入国际金融交流”等设想都是加速培养中国金融高端通才人才的极具份量的思考。不仅会推动中国金融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必将开启中国金融界贤达对金融人才需求,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路。
目前。“中国金融教育”还处于劣势地位,既没有形成强势规模,也没能登上如普通教育的大雅之堂,许多人对“中国金融教育”这一概念还相当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各级政府和相关领导也还没有真正高度重视起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对于构建未来的中国“金融大厦”将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教育跟不上,人才培养将沦为空谈。这必将成为金融界、教育界专家学者们凝眉沉思的一个重要话题。
如何变劣势为优势,这不是一句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的统筹引领,需要专家、学者、智者的探索求证,更需要一个扎实稳妥的过渡阶段,诸多问题也许会在“中国金融教育”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来。但无论如何,王志伟教授的发言,打破了中国传统地金融教育的沉寂,打破了“普通教育”一统天下的教育格局,发言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响,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这让我们正在从事金融教育和正在接受金融教育的人,看到了“中国金融教育”的曙光。我们期待着“中国金融教育”的太阳喷薄腾跃,照亮“中国金融教育”的灿烂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