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破茧而出的彩蝶,双流中学穿越七十余年的沉淀与积累,在川西大地上翩然起舞,铸就了“敢为人先,永创新高”的双中精神。校园内古老的钟楼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科技大楼相得益彰,见证了双中一路走来,华丽变身的历程。
“人人要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人人要将心比心宽容待人,人人要团结合作建设学校,打造属于我校的"精英教育"品牌!”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双流中学熊伟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倡议,是对学校发展作出的展望,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思索。上任以来,熊校长深入了解了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果断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频频亮剑,在短时间让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教职工们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双流中学“精英教育”
张扬个性,提升自信
“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每次见到国家领导人都会提到的话题。在病榻上,老人的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属于我校的"精英教育"品牌!为祖国各行各业培养精英人才!”什么是“精英教育”?熊伟校长用一个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他的“精英”理念:森林里的一所学校,所有动物都要学习飞行、爬树、游泳、挖洞等课程,鸟在飞行方面成绩优秀,常常得A,但在学习挖洞时,它却弄伤了嘴和翅膀,结果连飞行也只得了C,至于爬树和游泳就更差了;松鼠善于爬树,却在游泳上无能为力;鱼是最优秀的游泳选手,但其他课程上只能得F;兔子在打洞上是A,但在学爬树时,摔成脑震荡,结果连打洞也无法进行下去了。
“每个人不是完美的,五个指头长短不一,但同样都有作用,每个学生都是可教可塑的,都具有多元潜能,都可以称作"精英"。培养精英,关键在于发现,在于如何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何种方法去引导、启迪,如何去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加以悉心培养,让其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双中培养的精英,是在各行各业都能出类拔萃的人才。我们的精英教育强调的就是张扬个性,提升自信,培养有智慧、有品位、有尊严、有文化的学生!”熊伟校长说。
双流中学“精英教育”
有根之木,有源之水
“精英教育”环境“雅”文化氛围
双中将70余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办学理念、办学实践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双中特有的治学精神和文化氛围,达到了双中校园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的“雅文化境界”。
学校文化建设影响着校风、教风和学风。“导德齐礼,启愤发悱”的严谨教风、“见贤思齐,见微知著”的求实学风、“言则成文,动则成德”的淳朴校风,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独特个性,师生的人品和素质。
优美的校园环境,温馨高雅的校园文化,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国家级示范校示范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升办学档次,增强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精英教育”保障一流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双流中学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校内外督导、专家讲学、优质课示范、论坛交流等措施助推教师发展。2009年以来创建了三个县级名师工作室,以“名教师工作室”为载体,建立优秀人才发现、培养和成长的科学机制,打造出了一支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精湛业务技能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300余名,特级教师5名,硕士研究生和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教师90余名,高级教师200名,各级各类名优教师200余名。这支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教艺精湛、善于博采众长并具有鲜明个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打造“精英教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保障。
“精英教育”途径高效教学
“精英教育”的阵地在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课堂最大的效益,通过高效教学达到精英教育的目标?
双流中学创造性地提出“学案导学”学生以“学案”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学校还以“学案导学”为教研的突破口,提出了“同伴互助”“自主探究”的新模式。即在“学案导学”平台上,通过“同伴互助”(包括生生同伴互助,师师同伴互助,师生同伴互助)形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整个“学案导学”过程,贯彻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使老师教得潇洒,学生学得轻松,最终实现老师“鱼渔双授”,学生“鱼渔双收”的目的。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双流中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目标的教学。常年开办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兴趣班;田径、球类、射箭、艺术体操等各类体育运动队,由省、市、县名师执教,为艺体特长生提供畅通的升学平台。23个学生社团各有特色和优势,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成立于1998年的双流中学学生电视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这种分层管理的“精英教育”模式使所有学生都能良好发展,充分体现了“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精英教育”成果优秀的学生、优异的成绩
高考成绩:
近年来,双中共为国内外高校输送合格新生16000余名,其中为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等一流学府输送新生1600余名,上本科线人数年年超过千人大关,位居成都市同类学校前茅。培养出省、市、县高考冠军17名。2007年杨阳、徐唯涛分别夺得全省理科第一名、第三名。
竞赛成绩:
双流中学作为“教育部优秀重点课题实验基地”“中央党校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清华大学青年风帆计划培训基地”“全国高中国际教育合作学校”“四川省数理化奥赛培训基地”“巴金文学院文学新苗工程基地”等高规格的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全国、省、市等级奖2000多个,2005年—2011年,每年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人数均超过100人/次,位居全县第一,名列成都市前茅。
特色教育:
“双中少女合唱团”“双中女子垒球队”“双中射箭队”“双中田径队”“双中健美操队”“双中跆拳道队”多次夺得国内国际大奖和全国冠军;学校训练培养出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120余人,有35件学生美术作品入选四川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2011年体育实验班本科上线24人,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双流中学学生电视台制作的节目多次获奖,电视台学员蔡晨薇以成都市郊区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王婷婷、杨怡萍、袁静等35人分别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
双流中学“精英教育”
继往开来,发展创新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与时俱进、自我超越,这是双中人在“精英教育”路上应该发扬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怎么才能让双中在“精英教育”路上愈行愈健?熊伟校长看过《狼图腾》后深有感触:
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众狼一心:狼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起而攻之;
自知之明: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顺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正确认识学校与个人的关系!充分体会教职工的双重角色!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才能产生合适的效益!全校教职工应该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进退!”
“"精英教育"的关键”是德育!”熊校长将德育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充分肯定了双流中学编写的校本教材《青少年求真向善尚美德育读本》(共4册:求真篇《无限接近真理》,公民篇《我是他人的天使》,人格篇《打造人生的根基》,审美篇《观照艺术,诗意生活》)的基础上,熊校长要求德育处再接再厉,继续坚持和完善“以导为主,严爱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针对“精英教育”开展德育工作,从精英人才需要具备的情商、素养“认识管理情绪、激励调控情感、培养意志品质、提高交流沟通水平、锻炼耐受挫折能力、学会管理艺术”六个方面制订计划,编写新的德育校本教材,在高中三年,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系列化教育。
“我们要开设"文尖班",文、理各一个班,重点培养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苗子;开设“艺尖班”“体尖班”等特色班。教务处继续探索"精英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模式,使之更加符合双中学生实际,保护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培养学生"顿悟"、"想象"、"创新"的能力。继续彰显"高效教学"的魅力,打造更加响亮的双中"精英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