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千军万马都要过高考独木桥,很少有时间尤其是在校外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从主教练位置上退下来后,就担任了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的职位,分管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当前青少年体育的现状显得忧心忡忡。
他认为,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严重,福建省青少年体质也不容乐观,而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无疑是制约福建省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福建省自2010年启动实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中和场所”建设以来,始终把“中心、场所”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项目。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该省已经建成88个“中心”,面积达56.87万平方米,“不计算城区土地成本这一类,全省各级资金总投入达7.63亿元。”陈忠和说。
据福建省体育局青少年处处长侯玉珠介绍,全省所有“中心”的建设标准为建设用地不少于6亩,包括室外标准灯光篮球场2片、五人制标准足球场1个、室外健身器材一套、室内面积不少于1800平方米综合楼一栋(包含室内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等体育项目)。如首家对外开放的福州市鼓楼区“中心”共4层,总用地面积537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总投资5000多万元,可开展游泳、篮球、等10余个体育项目。厦门市思明区“中心”共5层,总用地面积44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48平方米,总投资1473.35万元。
青少年健康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就是关注未来。该省各级党政领导统一认识,科学权衡“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配合省、市体育局共同推进,达到了省政府提出的“综合利用和统筹建设、资源共享、交通便捷、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的选址要求,实现了“中心”与体育中心、少体校、学校、公园、社区等场所有机结合、资源共享的目标。
福州武清市副市长陈桓东说,“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都是地处黄金地段,在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无疑需要高度重视和大魄力,政府的投入和重视可见一斑。”
体育设施改善 人均面积提升0.15平方米
地处溪头村的福清市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既有室内馆又有室外运动场,集文体活动、青少年科普的活动于一体。记者在羽毛球场地看到村民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锻炼的镜头,一对父子隔网厮杀正欢,虽然父亲体力较差但毕竟经验丰富,调动的儿子来回奔跑。一旁的教练说,小孩子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指导一下。在该中心的棋牌室,村民陈先生正和几位朋友切磋“麻技”,他说,小孩子在打篮球,自己过来打打牌,既陪伴了孩子又娱乐了自己,一举两得。这个建在公园里的活动中心,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