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每次外出办事,把车子停在露天停车场里,再回到车上就成了件苦差事。不仅空气闷得厉害,座椅更是烫人,连放在车子里的墨镜都烫得不敢摸,更有市民沈小姐说自己的手差点被车门烫伤了。
面对“车为烤箱我为烤肉”的现实,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小办法,能使车内的温度迅速降低呢?此次海报实验室,《海宁日报》记者挑选了几种办法进行试验。
办法一:空气吸入法
第一步:摇下副驾驶座位的窗户(只开窗户,门要关上);
第二步:打开驾驶座的门;
第三步:以正常力道开关驾驶座的门5次。
详解:近段时间,一个关于夏季迅速降低车内温度的视频在微博上被疯狂转载。视频显示,一名研究空气力学的教授发现了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能迅速使车内温度降低8°以上。
原理是通过副驾驶座位打开的窗户,将外面的空气吸入车内,再通过开关驾驶座的门,将车内的热空气释放出去。短片显示,开、关门的力度不必过大,只需要用正常的力量就可以,而且开关的次数必须在5次以上才能达到效果。
7月31日中午12点50分,记者把温度计放入了一辆白色汽车内,车子已经在太阳底下暴晒了3个小时了,这辆汽车前后没有贴膜,只有4面车窗贴了膜,当时测得车内温度为46℃。
记者按照视频中的方法,先将副驾驶室座这边的车窗完全摇下,然后站在驾驶室座位门外,用正常速度连续将门开关5次。记者再次将温度计放入车内,数据显示为44℃,比试验前降低了2℃。而此过程只花了1分钟,如果再多开几次门,温度会降得更多一些。
办法二:打开所有的车窗
详解:开窗之前,车内温度为45℃,把所有的车窗打开,不开空调,5分钟之后,温度降到了42℃,这个方法操作简单,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此次开窗通风的时候,刚好有风,通风比较快,效果比较好。
办法三:打开车窗+开空调
第一步:先把车门、车窗打开,等两三分钟热气排出后再坐进去发动汽车;
第二步:关门窗,打开空调,温度调至最低。
详解:在同款汽车内,测试之前的温度是45℃,5分钟后,测得温度为39℃,整整降低了6℃,这种方法比较常用,效果比较好,而且开窗通风,还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但降温所用的时间稍微有点长。
办法四:遮阳板+树荫处
第一步:把车子停在树荫下;
第二步:用遮阳板遮住挡风玻璃。
详解:在同款汽车内,测试之前车内温度是46℃,停在树荫下且盖了遮阳板之后半个小时,车内温度降到了41℃,这个方法需要眼疾手快,毕竟树荫下的停车位可遇而不可求。如果实在找不到庇佑爱车的树荫,那么遮挡几块遮阳板也是给爱车降温的好办法。
车外穿件遮阳衣
给爱车准备遮阳伞(遮阳衣),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遮阳伞(遮阳衣)通常用锡箔制成,可折叠。其材质多具有很好的反射作用,能挡部分太阳强光。
车身涂“防晒霜”
对车辆外部封釉,即给车涂上一层含紫外线反射剂的高分子结构漆面护理剂,降低阳光直射对车的损害,还可以有效保护车漆,因为肉眼看起来光洁的汽车漆面,其实里面存在着很多的漆孔,汽车封釉,不仅完全填满这些用肉眼看不见的漆孔,还在汽车漆面表层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衣,达到防晒目的。但这种成本较高,一般一次需要300元左右。如果不洗车,防晒效果可以坚持三到四周。
车内喷“香水”
在有喷嘴的容器里准备一点酒精,或含有少量酒精的爽肤水,打开车门后,摇下车窗,在车内喷洒几下酒精或爽肤水。酒精的浓度最好不要过高,喷洒的量不必太大,不然会有安全隐患。同时打开车窗,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因为冷空气重于热空气,会自动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