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校医半数是兼职 大多不具备执业资格

编辑:梁超  发布时间:2010/9/22 21:06:52 
校医半数是兼职 大多不具备执业资格
  来源:无锡日报  

  学生在学校意外受伤,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校医,锡城众多中小学校校医的现状又是如何呢?9月21日从教育部门获悉,现在学校校医普遍配备不足,大部分医务室形同虚设,很少真正派上用场。 

  中小学校校医普遍配备不足 

  按国家教育和卫生部门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目前情况表明,锡城大部分学校都未达到这一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七成发生在学校,校医对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不足,已成为学校的安全隐患。”许多校长忧虑地表示。前几年,教育部门推行合校并点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可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校医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据了解,目前学校的校医配备,城区好于乡镇,中学好于小学。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锡城市区初中学校全部配备校医,但小学、幼儿园相对配备不足,南长区11所小学只有3所配备保健老师。 

  教师兼当校医现象相当普遍 

  “我们学校的校医由体育老师兼任,可他并不是医生,对医学知识懂得也不多。”日前,卫生部门联合教育部门检查时发现,一些学校的校医连最基本的血压计和听诊器都不会用。一名校医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学生做做晨检,至多为学生出现的皮外伤进行简单处置。遇到比较棘手的病症,只能了解一下后送到医院诊断,对基本的前期处理无法做到。校长们坦言,校医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医治简单的头痛、肚子痛、流血包扎、伤口消毒等小伤小病的处理,但学校医务室作为一个中转站,在学生遇到较为严重的病情不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将会延误学生的最佳治疗时间。 

  据了解,目前锡城学校的校医兼职者占到半数以上,主要从返聘人员或从教师和后勤转至校医岗位。据统计,全市除市属学校的校医处具有执业许可证,区级和偏远乡镇的学校大多不具备执业许可证,甚至许多校医不具备行医职业资格,导致这些兼职的校医、保健教师大多缺乏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及急救处理等知识,很难合格地尽到校医的职责。

  记者在一些学校发现,许多学校校医室药物配备不齐,只备一些碘酒、创可贴、感冒药、体温计等最基本的药品和器具,很难满足对受伤学生急救的需要。

  没有编制成了校医薄弱瓶颈 

  “主要是没有编制,学科老师编制本来就紧张,更不用说考虑校医编制了。”许多校长无奈地说,目前学校人员配备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编制比例进行,按照师生比例1∶19进行设置,上课的老师都不够,更无法满足校医和其他后勤人员的配备需求,这是造成学校校医配备不足的原因之一。  

  为了给学科老师腾出更多的编制,有的学校校医编制遭“砍”成为常见现象。据统计,南长区5所初中在2006年时全部配有校医,目前大多数都已退休,由于编制问题,导致学校校医一直处于空额中,学校只能招聘临时保健医生或由副科老师兼任。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校医紧缺的问题,教育部门表示目前已开展对全市学校进行校医摸底情况,在编制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自主聘用一些有相关医护资质的校医进行补充。(杨柳)

  短评:校医不能可有可无 

  校医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学生的健康,校医承担着向学生传递健康知识的重要职责。据统计表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近七成发生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在校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也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甚至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 

  目前,校医数量的严重不足和专业水平不足,其实是对学生健康的忽视。从目前看,校医之不能适应需要,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涉及校医的素质、资格、人数、责任心以及待遇等种种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协同卫生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一揽子解决问题。教育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完善校医队伍,争取编制,加大培训,公开招聘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吸引社区医生走进校园等。(柳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