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曝光台

中学变更设计拆水泥桩被指浪费 学校称经过审批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8/19 7:15:04 

8月14日,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的护桩被破拆。

“破桩”后,护桩的地面部分被全部拆除。

    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变更设计,不仅引发“浪费纳税人的钱”的声音,而且有侵占相邻小区公共用地的嫌疑。

    8月15日,南宁市一名自称叫“米叔”的市民称:“南宁市长湖路与凤翔路口的第四十七中学在建操场,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去年刚建好的一排水泥柱,现在就拆了,几十万元就不见了……”为何还没投入使用的水泥桩,现在就拆除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市民称护桩被拆除

    8月16日上午,记者在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的在建操场边缘看到,从该校教学楼墙边,一条被拆除的混凝土废料带与地面平齐,延伸到长湖路上,长度超过50米。在混凝土废料旁边,摆放着一堆堆从混凝土中剪断出来的钢筋,比成年人的拇指还要粗。

    第四十七中学的在建操场,目前尚在平整土地状态。在操场的东面,是一个陡峭的土坡,建有分层阶梯式挡土墙。在挡土墙最下端,也有几根粗大的水泥桩被破拆,露出里面的钢筋。超过50米长的水泥桩,则位于操场的西面,与旁边的凤和花园小区有两三米的落差。

    据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介绍,操场西面的水泥桩,去年开始就彻夜施工,深挖后浇灌水泥钢筋圆柱,各个柱体之间,有方形混凝土带连为一体。从远处看,就像高铁的高架桥。今年春节前后,该护桩带完工后,大家都以为施工方会回填泥土建设操场。8月14日,一台钩机在不顾周边居民休息的情况下,连续施工将护桩带破拆完毕。

    16日上午,记者从该校有关人员处获悉,在建的是该校一个足球场,属于二期工程。由于变更了设计,原来仅做足球场的设计,要变更为地下建一个约有400个车位的地下车库、地上建足球场,所以原来建好的护桩,就基本没用了。

    至于“米叔”提出“几十万元不见了”的说法,该校有关人员表示,学校只是设施的使用者,如何建设、如何变更设计、破拆的护桩花费了多少钱,学校是不知道的。

    教育部门称是“破桩”

    记者查询得知,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的建设项目,于2009年3月由南宁市发改委立项审批,包括教学楼、电教实验综合楼、行政办公楼、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及配套工程在内,财政投资总额为4674万元。建设单位是南宁市教育局。实际上,负责第四十七中学建设项目的单位是一个“代建商”——南宁市教育基建安装工程公司。

    从目前被拆除的情况看,护桩带属于预防地质灾害的配套设施。建造护桩带到底花了多少钱?

    8月16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采购网公布的信息上了解到,第四十七中学的地质灾害配套设施,是一个单独招标的项目。2012年3月开始,该项目公开招标的价格是748万元,同年5月由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由于该招标公告没有详细分列各个护坡、护桩等项目的价格,已被拆除的数十米护桩到底花费了多少,也就无从考究。

    “米叔”说拆除护桩“浪费了纳税人的钱”,有没有依据呢?这估算的“数十万元”是不是全部被浪费呢?8月16日下午,记者致电负责该项目工作的南宁市教育局的马老师。

    马老师称,数十米的护桩其实不是拆除,而是“破桩”,并不是全部不要。拆除地面部分的桩头,其实是为了更好完善新的设计,与变更设计后的新建车库可以“对接”。马老师表示,这些设计都经过了南宁市发改委及政府部门的审批。

    不管是“拆除”还是“破桩”,那么短时间内又变更设计的行为,确实造成了浪费。到底浪费多少钱,马老师表示并不知情。因为“资金由财政支付”,他们也不过问。

    “破桩”引起邻居警觉

    在建设单位看来,“破桩”是为了增加地下车位的建设,但也许有另外一个考虑。马老师介绍说,该校足球场与隔壁凤和花园小区之间,原来是一条规划道路,可能道路会有调整,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其实不只“米叔”关注这条护桩带,凤和花园的业主们,也在关注着。这条桩带一“破桩”,就引起了业主们的警觉。

    据该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筹备组的副组长龚先生介绍,这条护桩与该小区目前围墙之间的12米间距,刚好是原来的市政规划道路。其中路宽的一半,即6米宽的间距,约750平方米是该小区当初开发商征地的范围。

    第四十七中学开建后,规划道路连接学校的一段,就成了断头路,道路也就很可能不会再成为道路。这护桩一破,就意味着学校的足球场边缘,极有可能移到小区目前的围墙边。该小区当初花钱征地的6米路面,或将成为学校的用地。
    据了解,今年6月份凤和花园当初的开发商就向南宁市规划管理局书面报告,认为当初征地时,小区根据政策规定,无偿献出了6米宽的地面用于道路建设。如今,道路建不成了,就应返还土地。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则书面答复称,根据规定,该小区本来就应该负责一定面积的公共征地费用,征地后应无偿交给政府部门。这6米宽、约750平方米的土地,不属于该小区。

    龚先生认为,无偿移交的土地,前提条件是用于规划道路。如果变更了规划,这里不是道路了,当然应该返还给当初出钱征地的业主。他们担心的是,如果道路被取消规划,当初他们无偿移交的土地,也会被无偿地移交给第四十七中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