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民生调查:深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10/18 11:54:32 

 津网讯 本报“民生调查”系列报道以其深入百姓生活,从根本上挖掘社会矛盾成因的报道方式受到广泛好评。应读者要求,本报将于本周继续推出“民生调查”系列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在突飞猛进地增长。统招、留学、民办、自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头顶“大学生”的光环,而如今,部分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反而不如某些高职学生工作好、薪金高。“就业必须全家总动员”“不做就业‘大白菜’就做待业‘啃老族’”,一时间,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面临的尴尬话题。另一方面,企业却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中大学生流失率越来越高。 

  就业问题是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的热点话题,也是颇具争议的民生难题。为了能将其透视解析,了解个中缘由,帮助大学生找到就业难的可行性解决途径,记者深入学校、企业和社会,采访了学生、老师、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企业老板和就业指导专家等方方面面的人士,力求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各方观点意见,探究难题根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和企业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很多矛盾。一些大学生觉得找到合适的工作太难,感兴趣的企业少,薪金标准设定低,保障体系不全,职业发展不明朗。企业则认为招聘到合适大学生太难,一些大学生动手能力太低,知识偏于陈旧,工作两三年不上手,攀比心强不做基层工作,投入巨大成本培养的人才跳槽不眨眼,深觉大学生虚得其名。 

  这周,本报将深入阐明大学生和企业间的矛盾问题。请学生和企业双方互吐心声: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为什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同时双方提出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高校教师、就业指导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给出专业性的分析和建议。 

  新报热线28202005继续开通,如果您对我们本周话题感兴趣,或是有亲身经历,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拨通热线和我们沟通。同时,您可以继续为“民生调查”点题,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我们会在报纸上搭建起多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将民生诉求与建议全面展现。 

  新报记者 李茜 实习生 李佳萌

责任编辑: 张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