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大学生长跑录指纹干啥?
今天一早上网、看到一条消息:教育部今年在全国高校推行的冬季长跑活动启动在即。但前提是要到一个指定网站录指纹打卡。 消息说:今年6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文,在全国百所高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通知称,大一和大二学生必须参加,每次女生跑1500米、男生2000米,高校对参加16次以上的学生体育课成绩给予加分鼓励。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码后再到学校内录指纹。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验证。“指纹打卡”设备由作为活动承办方的深圳某公司提供。
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说了多少年的“老话”,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组织这样的活动也是理所当然。针对现在大学生锻炼少、体质弱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体育锻炼十分必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大学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组织落实好这项“指令性计划”;也相信不仅学生、包括学生的家长以致整个社会都会支持、赞赏。但却要在长跑前面冠以“指纹打卡”,就不能不使人另有他想。
这些年来,“好事”的背后与经济利益瓜葛不清的事例屡见不鲜。就比如本来好好地高校学生军训,现在却是养肥了一些专司“学生军训”业务、靠此赚钱发财的公司和人物,而学生军训的效果反倒是大打折扣了。本人就知道一些衣服经销商就靠给学生制作军训服而发财、壮大。他们自己说:每年都有固定的客源、价格不菲却质量样式却“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学生也是穿上几天就再不穿了”。而还有报道说过:学校与某银行“联手“,使上万名大学生”神不知鬼不觉地“被银行卡”、并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是非和争端。
现在,却又出现了一个被指定专营学生长跑“注册”业务的公司、又有谁敢肯定这家深圳公司背后没有“精心设计”的商业策划?深圳那可是最讲究“时间就是金钱”的地方。而“活动网站的下方甚至还没有标注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ICP备案号”,就更难怪学生们要质疑和担心“个人信息的未来安全”。退一步讲,你能不能让这个让学生长跑“注册”的公司自己先“注册”再说?
消息还说:这项高校“指纹打卡”的冬季长跑活动,计划下月启动,明年1月结束。届时,主办单位会面向参与高校和学生颁出“阳光长跑先进单位”、“最佳组织奖”、“全国阳光长跑十佳个人”、“优秀摄影奖”、“优秀征文奖”等多个奖项。也可见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及其学生的长跑活动有不放心的地方、需要借助第三方、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监督和监测。但要由此说来,现在学校组织开展评奖、竞赛、推荐、考评活动那么多,又为什么就是可以自己说了算?教育主管部门就可以很放心?就不需要引入第三方组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督和检查?
现如今许多事都是因为利益二字使好事办成坏事、最终南辕北辙。无论主张和主办方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如何演绎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总归是无法变向。教育部组织高校学生开展冬季长跑本就是件好事,但非要加上“录指纹打卡”这个定语、并指定由一个公司组织运作,就难免要让人心有不安——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不就是个长跑吗、凭什么还非要让“录指纹打卡”?而对堂堂高校而言,自己折腾半天、却要由一个狗屁公司进行评说,究竟是种羞辱还是一种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