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5月25日晚,由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端午节包粽子大赛在该校阶梯楼305教室成功举办。河南师大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热情地参与活动。在规定的时间里,他们先从水盆中拿起清洗干净的粽叶,小心翼翼地卷成圆锥状,然后快速地把适量的糯米放在卷好的粽叶里,并用线扎紧。短短几秒钟后,一个整整齐齐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比赛中,同学们的情绪格外高涨,一个个粽子在同学们的手下完美诞生。很快,规定的时间就结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任兴燕评选出优胜者。最后,在会长任兴燕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到餐厅将包好的粽子煮熟。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总是格外香甜,餐厅中回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据悉,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本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加深其对粽子和端午节的了解。同时,活动也有利于我国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河南师范大学 李妮 王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