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公园小学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培养目标

编辑:李莉  发布时间:2010/11/4 9:50:42 
 特色学校是学校在进行全面改革过程中,在夯实学校常规管理基础上,通过学校群体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具有全面性的、多元性的、稳定性的学校文化模式。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和潜在优势,在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分析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明确了创建环境教育特色学校这一目标。这一目标具体化为:
总目标
通过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构建并实施面向21世纪的,在优化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环境教育为切入点的“规范+特色”的学校管理、活动、学习、评价的最优模式,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环境素养,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奠定基础,实现我校“依法治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目标,把学校办学理念明晰、校园环境优美、校本课程丰富、师生素质高、教育活动多、办学成效好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品牌学校。
分期目标
一、初期目标
1、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素养。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
2、通过开设环境教育课和学科渗透以及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的活动,提高全校学生的环境知识,引导他们看待环境问题,提升环境素养。
3、通过净化、整修校园,创造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4、初步形成的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管理体系。
实施措施和方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完善环境教育管理机制。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环境教育,各部门分工负责。教导处负责课堂环境教育工作;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的环境教育及环保宣传工作;总务处负责校园的环境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环境教育材料的搜集存档工作和宣传报道工作。各班班主任负责各自班级的环境教育。
2、注重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3、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环境教育计划,明确创建方法步骤。每学期学校举行一次环保专题讲座,各班召开一次环保主题班会,办两期宣传环保知识的黑板报。
4、建立奖惩制度。把创建“环境教育特色学校”活动情况纳入“文明星中队”、“文明办公室”的评选之中,对环境意识差或对创建工作拖拉、不按时按要求做好创建工作的,一律不得参与评先评优。
5、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素养和水平。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带头学习环境教育方面的书籍;
——定期对全体教师开设创建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的专题讲座,让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有足够的理论保障;
——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组织的创建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环境意识。
6、将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课程设施和教学常规管理中去。
——开设环境教育课,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合点渗透环境教育。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把环境教育进行有机地“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订出详实的环境教育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恰当进行“环境知识”渗透,从而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
——在学期末教导处结合教材内容在测试题中设计环保知识试题,将环境知识纳入考评范围之内;
——每学期在校内公开课、研讨课中都会渗透环境教育内容;
——开展征集评比教师环境教育论文、案例分析、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等活动。
7、成立多个学生社团,带动全体学生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8、美化、净化校园,培养学生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对整个校园内外进行重新装修和出清,对布局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修;
——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环境卫生要求,即“洁、齐、美”,杜绝“脏、乱、差”。校园里所有卫生区“划片负责,包干到班,责任到人”,卫生清扫做到“一日三小扫,每周一大扫,并结合每天一日常规工作,对班级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加大检查评比力度,力促整个校园全天候保持干净、整洁。校园环境卫生的净化,也会培养学生们的卫生观念和劳动观念,促使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中期目标
1、环境教育活动形成制度化、常规化,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形成环境教育特色学校。
2、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后,学校组织教师从行动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通过专家的指点,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
3、加大投资力度,科学合理地营建环境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做到环境育人。
4、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相关教师积极参与环境教育教学与研讨活动,分阶段、按步骤、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总结经验,探索环境教育模式,撰写环境教育论文。
5、拓展办学资源。依据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资源,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
6、深入研究环境教育问题,力求有所突破。
实施措施和方法:
1、学校在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时,考虑到环境教育的因素,力求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证、申报和开展市级环境教育课题。
2、合理规划校园环境建设,营建浓厚的环境教育校园文化。
——开展“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活动;
——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和“我爱我班”、“我爱我校”演讲活动;
——开设环境教育专题网页。
3、编写环境教育方面的校本教材讲义,丰富教育内容。
4、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3-6年级的学生走出校园,对学校周边社区的环境、风景区的环境如水资源、土壤、小区绿化、白色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种植技术,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学校开展的各项艺术学科活动中,要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歌舞、课本剧、书法、绘画作品中,以此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举行“环保绘画”、“环保手抄报”、“环境教育读书征文”、“环保黑板报”等比赛和展览,参加各级各类环保艺术活动,促进环境教育活动常态开展;
——与周边单位联合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争取安庆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智力协助;
——成立环保志愿者小队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观皖江公园、菱湖公园、莲湖公园、大龙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区,了解家乡的环境建设,开展小调查环保活动;
——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环境节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组建学生环境小课题研究小组;
——组织学生制作环境教育电子板报。
三、远期目标
1、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学校创建之路,建立环境教育特色新体系,全面提升环境教育内涵,凸显环境教育特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2、通过特色学校创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初步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技能;形成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具有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促使他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3、通过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建设一支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治学严谨、主动发展,关注、爱护环境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引导教师用环境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4、通过创建环境教育特色学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周围、学生家庭、社区、社会都来关注环境教育。
实施措施和方法:
1、扩大创建影响,发挥辐射效应。
——学校及时向全校师生、家长以及社区居民发布有关学校环境教育最新进展的信息;
——开发校内外宣传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反思、总结办学经验,彰显办学特色。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媒体向社会宣传环境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并鼓励广大师生在加强实践的同时向社会各界宣传各种保护环境的行动;
——创建一批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绿色家庭”。
2、学校主动与家庭、社区、政府部门,以及环保局、科技局、菱湖公园、皖江公园、安庆大学“绿源环境协会”等建立广泛的联系,共同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环境教育立体网络。
3、引导全校师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全体师生的环境素养。
4、对校园环境、设施、设备进一步调查,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建设规划,综合治理校园环境,分步实施。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逐步形成独特鲜明的、与特色相匹配的学校文化。
5、把特色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部门工作、教育资源得到整合。结合实际,不断推进特色建设的激励、保障机制。
6、开放并完善环境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并在校内推广实践。
7、形成与环境教育特色相关的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