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教育中心组织学生远赴北京参加社会实践,昨日,学生们向记者反映,每月辛苦工作不赚钱还要赔钱。记者 寇德印 摄
“这种社会实践,究竟是为了培养学生,还是为了折磨学生?辛辛苦苦工作几个月,弄不好,最后还得赔钱!”对于上述问题,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教育中心的大学生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想通!但是想不通也得去!老师直接告知:不去没有毕业证!
学生:不分专业都得去工钱仅够食宿和交通
昨日上午,位于锦州市的渤海大学操场上,见到记者到来,一些学生竟然掉下眼泪。
学生小婷(化名)告诉记者,大约两周前,系里突然通知,学校要组织社会实践,说是11月8日就出发,要求所有大三学生必须参加。“有的去超市卖货,有的去体育用品商店卖鞋,有的去卖茶,还有的在酒店里做服务员。”学生们回答。“我要是学市场营销的也就罢了!”小婷咬着牙,“我是学动漫设计的,当售货员对我能有啥帮助? ”
学生们告诉记者,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大三这一届学生,总数能有300人,除了动漫专业,还有企业管理、英语等专业,但学校要求,不分专业,一律都得去北京当售货员。
学校规定的实践期是两个半月,实习期满能不能回家过年,学校都没有向学生做一个明确的答复。
对于工钱,学生们介绍,工作单位会给他们每个人每月开1200元的工资,但不包食宿,食宿由学校统一安排。“校领导说了,我们住的是学生公寓,每人每月住宿费300元,8个人共住一个房间;伙食费每人每月600元;一共900元整。 ”一名学生说,“如果你认为我们可以赚上300元,那你可就想错了! ”
学生们表示,住宿地点很偏僻,距离上班地点非常远,每天要搭地铁,然后再倒两班公交车,一次往返至少10元。而这10元,还要由学生自己负担。这样算来,一个月交通费还得300元,加在一起,刚好1200元。学生们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最后的结果是“白玩! ”
不仅如此,上班的工作时间学校都没有明确说明,只是告诉学生们,一个月只放三天假,具体哪天?还不一定。
学校:不去就不能毕业所有学校都有这门课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给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教育中心主任孙祥和(音)打了电话。
孙主任解释:“学生自己挣的所有钱,都用于自己吃住,还能参加社会实践,这不挺好吗? ”
记者问:“他们赚的钱能够用吗? ”
孙主任的回答与学生反映的情况完全一致,称学生可以余下300元。但对于交通费的问题,孙主任说不知道。
记者询问学生是否可以不去社会实践?孙主任明确回答:“不行! ”他说:“社会实践是我们学校的一门课程,学生不参加,就没有这门课程的分数,就不能拿到毕业证。 ”“这是什么性质的课程? ”记者问。“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课程。 ”孙主任回答。
记者随后联系了多家高校,这些高校都表示,并没有类似的课。面对记者的质疑,孙主任只是说:“那我就不知道了! ”
交400元“资格认证”、“试卷送美国存档”
昨日下午2时30分,在渤海大学图书馆的教室里,教育中心正在组织学生们进行岗前培训,学校要求参加社会实践的每名学生交400元钱,说是办一个“中国零售商协会”颁发的资格证书。
记者随即拨通了发证人的电话,发证人自称是“中国国际商会零售管理认证办公室主任”,名叫黄磊。
黄磊介绍,这个资格证是“中国国际商会”和“美国零售联合会”共同在中国地区推出的,它是一个零售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书。黄磊说,目前在中国,这种资格证的认证机构还没有,而在美国有三个。
这个资格证有什么用呢?按照黄磊的说法,这个资格证可以证明持证人有半年从事零售行业的工作经验,可以证明持证人具有零售工作的工作能力。
记者问,这个资格证是不是全国所有零售行业都承认?黄磊回答:“那要看我们协会的推广程度,和我们协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肯定承认,其他的企业就未必承认了! ”“有这个资格证,就可以解决就业吗?”记者问。黄磊说:“这批渤海大学的学生,还有一年的课程没上完,所以没办法签工作。这次我们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实习的机会,如果他们表现好,等他们毕业后,可以推荐跟企业签约。 ”
而要拿到这个证书,还要通过所谓的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不但证书拿不到,钱也退不回来。对此,黄磊给出的解释是:“试卷早在北京的时候就根据人数印好了,答完的卷子要送到美国存档,所以不能退费!”“类似一个实习证明的东西,还要送到美国存档,我怎么觉得这么悬乎,反正我是不信。”学生小婷无奈地说,“下周一我们这200多人就要远赴北京去当售货员了,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