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再学工农兵”,官员需先行

编辑:lili  发布时间:2010/11/11 15:57:03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再学工农兵”其实效果有限。一方面,政府官员要成为“再学工农兵”的先头部队,确保每一项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充实民意的结果;另一方面,学校从小就要进行劳动、苦难等社会实践教育,从小就让每个学生养成爱劳动、从实践中出发的好孩子。
    “纸上谈兵”绝非好汉。重庆市委、市政府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市将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11月10日《重庆晚报》)
    “再学工农兵”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不可否认,让大学生去基层锻炼学习,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也可以让不少人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对于目前教育的现状,“再学工农兵”其实效果有限,真正需要“再学工农兵”的,恰恰是政府官员们。
    大学生沉迷网络、喜欢谈情说爱、不专注学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缺少锻炼,没吃过什么苦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在大学阶段,早就已经形成,仅靠大学期间的4个月社会实践,靠种树、建一片大学林、到农村“三进三同”一个月等方式显然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而且,在大学生看来,这种社会实践其实还没有他们去企业实习效果来的实在。
    尽管官方一再保证不会流于形式,但却不能报纸大学生们应付了事,特别是下农村这一块,不说很多大学生无法坚持下来,肯定有一部分人不去,找点关系搞个证明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逃避。更何况这并非强制约束,不与学生的学分挂钩,也不作为大学生拿毕业证的一道门槛。
    可笑的是,有不少家长对于大学“再学工农兵”这样的举措居然一致认可,认为自家孩子在家不干家务,没吃过什么苦,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所改变。殊不知,从小就缺少劳动就是因为家长惯坏的,也是学校缺少这方面教育导致的,如今长大成人了,想通过这种突击教育让他们有所改变,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大学生没有太多的要求,就是毕业后找上一个工作,懂国情、市情、民情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是一种奢望。时下,各地拍脑袋决策,、出尔反尔的政策频频,不少官员整日坐在办公室指挥等现象非常普遍,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真正需要“再学工农兵”,去了解国情、市情、民情的恰恰是官员们自己。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再学工农兵”其实效果有限。一方面,政府官员要成为“再学工农兵”的先头部队,确保每一项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充实民意的结果;另一方面,学校从小就要进行劳动、苦难等社会实践教育,从小就让每个学生养成爱劳动、从实践中出发的好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