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世界名校”、“政策和命题研究专家”、“**教法创始人”……这些高大上的头衔在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的宣传语中比比皆是,虽吸引眼球,却也令家长、学生疑惑忐忑。
张女士:给孩子报过一个英语课程,当时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上课老师,看到广告说他们的老师要么是英语专业毕业,要么是海归,这才报名的。结果孩子上课回来说,老师的英语发音根本不标准,和当时宣传的完全不一样。本来希望孩子能够提高英语口语,结果是“反效果”。
王先生:孩子想参加高校自招,有些笔试题目,特别是面试,需要专门“拎一拎”。接触过几家辅导机构,都说自己师资雄厚,但一旦细问“如果我孩子报名了,安排的老师姓谁名甚”、“老师对上海高考自招熟悉吗”、“这位老师教龄几年了”或是要求看老师的相关证书,对方就忙着转移话题。
刘同学:去年暑假读过一个作文辅导班,号称上课的是“资深讲师”,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才知道是大三升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应该说这位大学生老师挺认真,课堂气氛也挺好,有看视频、做游戏,但对应试帮助不大,考场作文还是写不好。
随着考查方式、升学道路的多元化,学生、家长对课外辅导,尤其是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一方面,培训机构在师资、信誉方面存在“缺位”,对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权益造成危害。课外辅导培训行业的“肃清”难以一蹴而就,但可喜的是,这一现状已得到正视,并有相应举措。
在上海教育培训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精锐教育,近日在官方微信推出“晒老师”栏目,将学科老师的毕业证书、教龄、工作经历等全盘晒出。精锐教育负责人表示,师资是评价一家培训机构的重要标准,也是大家选择培训机构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主动晒出师资,尤其是老师的学历、毕业学校这些最实在的、家长最关心的信息,“有图有真相”,让学生、家长没有顾虑、放心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