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高校布置另类寒假作业 让学生算“感恩账”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5/2/4 8:27:47 

    从出生到上大学你花了父母多少钱?近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寒假作业——算“感恩账”,让大学生计算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所花费的生活费、零用钱、学费等费用总和。学生算出结果后大为震惊,有人按照清单算完账后哭了,“从出生到毕业,我已经花了父母足足90万元”。

  这份长长的亲情账单将每一位学生从出生到即将大学毕业所需要的物质费用统统列出。“哇,妈妈怀孕期间的检查费、生产费用、上小学的择校费”如此明细的花销令学生们咂舌,纷纷感叹“真是没有想到”。“学费、书本辅导教材费、生活费、社交费、电子产品、交通费……”光自己大学半年花销都超过5万了,一名学生在算完大一半学期的开销后,感到特别震撼。

  新生辅导员陈晶在拿到这份工作安排后,首先算了自己的一笔亲情账:从出生到毕业她已经花了足足90万。她说,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愿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们,甚至有些学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她将自己的账单晒给学生,并做了表率,回家一定要亲自给父母做一顿饭,全身心地陪着他们过春节。

  算“感恩账”是创新还是作秀?算账,是务实的感恩教育吗?养育之情用金钱衡量合适吗?“感恩账”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说算“感恩账”的内容更具有实质性,更加具体,远比洗一次脚、跪拜一次等活动更加直观有效。算“感恩账”更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感恩体验。也有网友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感情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一掷千金的未必就是真爱孩子,等着鸡下蛋给孩子交学费的未必就不是真性情。从这些角度来看,让学生算这个账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不过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是,现在感恩的内涵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变,现在在校的时候努力学习,毕业后努力工作,把自己身体锻炼得棒棒的,可能这也是对于父母的一种感恩。综合武汉晨报 央广新闻

  网评

  支持

  @吃饱睡好最幸福了:这并不是说用金钱来衡量养育之恩,而是让孩子知道父母把你们养大是有多么不容易。

  @O俊_仔O:恩情是抽象的,没有比用金钱来将它具体化的方法更直观、更能让人心灵震颤的了。我觉得可行。但要说清楚,金钱,并不等于亲情。亲情,我不单单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它只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的途径和手段。不管怎么样,得为学校的教育行为点个赞!

  @F冯天鸣Y:“感恩账”不是用来衡量的,如果仅仅为了衡量说不定还会激化攀比心理。之所以要算这笔账,目的是鞭策自己。嘴上说着孝,天天念着感恩,但时不时总会抛之脑后,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具象化的东西在脑子里时刻提醒自己。当把父母的养育之恩用数字表达出来后,能形成无法忘却的“感恩账”,这应该是其积极意义。

  反对

  @关颖v: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何止金钱,更有无价的时间精力即生命的付出。教学生懂得感恩应启发学生用心感悟,发自内心地感恩父母,不是为了完成“作业”的应付。学校如此感恩教育是伪教育。

屏蔽此推广内容  @米唐贝贝:不合适吧。感恩父母,不是还钱。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不是债务关系。

  @胡杨农夫:父母在子女身上花费的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钱仅仅代表了一个符号而已,家庭条件好的父母不一定在感情投入上就比条件差的投入得多。这种感恩教育太物质化了!

  @我一个人的海阔天空:不合适,不要把一份单纯的天然之爱折算出来要求子女回报。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这种举动就是在制造六亲不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