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贵州:德江县敲定2015年教育“9+3”计划工作目标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5/2/15 9:15:36 

日前,贵州省德江县对2015年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敲定了2015年教育“9+3”计划工作目标。

一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按照《贵州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黔教督发〔2013〕478号)要求,查缺补漏,通过实施新一轮薄改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程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九项指标七项达标,各校达到85分以上,完成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省级验收任务。编印《义教均衡工作手册》,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培训。做好同步小康教育指标监测工作。

二是进一步细化措施,协力推进教育“9+3”计划的实施。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七长”负责制和“三项”制度,落实义务教育辍学率问责制,推进“控辍保学”个案管理,实现相关任务目标。

三是加强中小学学籍系统的管理与应用。充分运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异动情况,规范学生流动程序,加强“控辍保学”的监控,杜绝城区学校产生新的大班额。加强中职学校学籍管理,完善中职学籍管理办法。建立学籍系统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德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实施,健全“关爱、帮扶、保护、齐抓共管”协作机制,坚持“两为主”,有效解决“两流”(留)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就学问题,提升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比例,实施同城待遇,落实好流动儿童少年在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的政策。德江县思源实验学校(“两流”儿童少年管理试点校)开班,建设5个县级以上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以上。

五是全面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创建活动,创建县级以上“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示范校2所。

六是贯彻落实《贵州省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工作方案》,以质量评价和监测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指导学校多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深入开展“减负校校行”活动,严格执行“八个严控”,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决制止和查处义务教育阶段违规补课行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减负提质增效示范校”2所。

七是做好2015年春季学期营养改善计划“四统”采购招标工作;开展营养改善计划月巡视,重点检查各校膳食委员会的建立、运行情况、学生实名制情况和食堂供餐所需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工作的落实情况;对配送单位的产品质量、仓储条件、食品配送流程等进行重点督查。

八是举办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场观摩会;与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九是编制德江县“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步伐。引导高中多元化办学、特色化发展,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推进德江二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完善《德江县中职招生工作方案》,深入开展“职教活动月”活动,唱响《中国职教之歌》,学习宣传好《贵州省中职招生宣传手册》和《初中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读本》,提高“控流提质”水平,力争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

十是加强职校“三个合作”,促进产教研融合,探索建立多方合办中职教育的管理模式,推广“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打造2个社会效益高、学生就业好、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的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组织指导好县级职业教育师生技能大赛活动,关注职校生的就业技能提升,提高中职毕业生“双证书”率。

十一是完成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完成贵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批设工作,实现乌江农林经济学院招生开学。

十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覆盖达60%以上,重点是片区完小的“班班通”多媒体建设。加强“班班通”应用管理,在“建、培、管、用”上下功夫,开展教学管理及应用竞赛活动。

十三是加强对全县薄弱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校园网建设工作,助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优”作品评选、中小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中小学图书实验管理应用论文评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

近年来,德江县狠抓教育“9+3”计划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在2014年全省88个县(市、区)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排名中位居第一。

 

通联:贵州省德江县教育局办公室   胡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