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夯实小学、强化初中、发展幼职、提升高中”的总体部署,围绕“规范管理、依法办学”这一主题,着力推进课程改革,以“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微课题研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评活动为突破口,细化常规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教研服务,践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教研职能,德江县教育局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教研服务,强化质量意识
建立健全教研队伍,完善教研制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管理”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充实自己;坚持“每周一学”的集中学习制度;深入学校开展观课议课活动;了解各学校本学科课题研究的情况并参与研究,使教研员真正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者,教育教学的示范者,教学管理的指导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者,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教研员“12345”工作制度:即每个教研员每学年抓好1个片区教研工作、联系2所学校、指导3个教研组工作、组织4次学科研讨课活动、培养5名本学科青年教师。
二以“评”代“促”, 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课改意识
结合文件精神,重点开展“校本教研(课改)样本校”和“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建设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评活动;结合省市县相关文件和教育发展动向,及时督查各校修订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业绩评价考核等制度,如各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建立教学教研工作责任制,目标明确,考核及时,评价合理;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安排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等,贯彻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结合省市县“优秀教师”、“乌江名师”、“名优教师”等评选机制,协同相关股室评名师,促发展;协同职称评定及评优选先,把教师的常规工作、课题研究、活动参与、个人学习等结合起来,促进教师走专业发展道路;认真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尽力推进“学科教研组”的规范化管理进程。
三以“研”促“教”,营造研究氛围,强化研究意识
根据《德江县中小学(园)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德教发〔2012〕214号)和《德江县校本研修和教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德教发〔2012〕215号)文件,研训一体,根据“德江县中小学(园)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方案、完善考核方案,结合教研室领办的省级课题,引领全县教师积极开展学科教学研究,重点开展“微课题”研究;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监督(2015年两次专项督导)和指导,把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依托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评活动平台,立足县情校情,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重点在“研究学”上下工夫;督促各校规范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设,促进学校走校本特色化之路;加强教科研成果的评定、推广与应用,彰显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以活动为载体,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结合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开展教师竞技活动,促进教师交流,锻炼教师技能,提高教师素养,增强教师内涵;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核和集体备课、周末教研、名师送教等活动;结合主管部门精神,开展学生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竞争力,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争取“专家讲座”(高中考讲座、学科讲座、课改讲座等),拓展教师视野,让“专业引领”落到实处;开展教学调研及单元卷、期末试卷命制工作,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五以监测为手段,综合评估教学质量
以“十二五”期间“25、55、2218”文化素质工程指标为基本指标,综合市县位次情况,修改质量奖励方案,完善质量评估机制;深入学校开展视导工作,检查常规,全面督促“章章清、月月清”工作;认真开展期末质量监测评估工作,开好“质量分析会”、“小学终端质量监测、中考、高考工作推进会”。(杨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