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是第2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近日,碧江区中小学校陆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安全氛围。学校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围绕“六灾”(火灾、水灾、路灾、人灾、山灾、食灾)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积极利用升旗仪式、晨会、班会、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观看反恐防暴演练宣传片等方式在全校各班级中积极开展了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让每个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岗位安全职责,极大的唤醒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
二是安全大排查,不留死角无隐患。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对学校用电线路、教学设施、消防设施等进行大排查,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收缴管制刀具进校园专项整治行动,收缴了因存在安全隐患的剪刀、美工刀,并向学生进行了安全引导教育。对检查出的问题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整改,坚决不留安全死角,保证了全校师生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三是坚持安全应急演练,牢筑校园防火墙。各校每学期不定期举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了对各种危险的防范技能,提高了学生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事时的应变处置和逃生能力。
四是加强家校沟通,做好安全共建。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各校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从交通、消防、溺水、传染病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对家长进行了安全提醒,使广大家长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五是加强食堂人员安全培训,确保师生饮食安全。食堂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成立专门的食堂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指派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严格食品操作流程,确保了食堂饭菜的干净卫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活保障。
六是部门联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小组定期开展工作部署会,组织公安、质检、消防、工商、安监、教育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全区中小学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食品经营户、饮食店、小摊点、电子游戏室、文化用品经营店等依法进行清理排查,对制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食品等不合格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和出售假冒伪劣学生用具、玩具、非法书报刊的经营户,予以坚决查处。
近年来,校园安全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使学生能够冷静应对各种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对学生的伤害,倡导“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的绿色幸福生活。(卢伟/黄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