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希望工程规模资助困难高中生
近日,在深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的几所高中里,来自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筹集的资助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款正在陆续发放。贫困生刘明(化名)就是这批接受资助的学生中的一名,拿到资助款的他显得非常高兴。“这些钱可以帮我顺利完成今年的学业了。”刘明对《教育》旬刊记者说。这是安徽希望工程自2005年开始加大对贫困高中生资助以来多次资助中的一次。通过这样的资助,安徽希望工程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很好的解决了国家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高中生关注度不高、资助不足的问题,顺利衔接了义务教育的资助和高等教育的资助,并形成了一整套对贫困家庭高中学生的资助模式,使希望工程这一助学老品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为“桥梁”加固
安徽省希望工程资助重点的转变是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根据记者在安徽大别山区等地的调查,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很多家庭的高中生不仅学习压力大,生活压力更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贫困。在安徽霍山县上土市镇禅堂村,高中生张强(化名)的母亲介绍到,张强和弟弟张乔上霍山中学读高中,家里已背下了2万元的债务,张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学费1000余元,生活费2000元,资料费、补课费等1000元,一年高中下来就需近5000余元。张强说:“我步入高中,我家就开始步入贫困。”
另据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河南18个省辖市348所学校的3103个班的16,4506名在校高中生中,每月生活费低于100元的高中生占44%,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高中生仅靠馒头和开水充饥。而认为家庭能够完全承担自己学费的学生仅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8%。
虽然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农民的各项政策性税收,广大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但还是不及教育消费增长的幅度,很多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偏大,不少贫困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难度加大。
“而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加大了扶持力度,贫困大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照顾政策。毋庸置疑,教育的公平性又往前迈出了很大一步,但作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高中教育,其矛盾却相对凸显,与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高中生,既承受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无奈的背负着家庭困难的经济压力,而社会对贫困高中生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够。“作为希望工程这个社会公益平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针对“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我们有责任为高中教育这个“桥梁”加固,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孩子通过这个桥梁接受高等教育。”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安徽希望工程资助贫困高中生活动的背景时说道。
完善的资助政策
在安徽希望工程完成由主要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重点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学生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就开始建立、健全、完善资助政策。“与资助小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义务教育不同,资助贫困高中生更要突出成才效应,要求被资助者不仅贫困,而且品学兼优。”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曹勇说,“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让他们在这个年龄段得到社会关爱,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本着公正、规范、有效为原则,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很快就制定出了《安徽省资助优秀困难高中生实施管理细则》。在这个细则中明确了资助对象是农村或城镇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全日制在校高中生。申请者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高中一至三年级的在校生;2、父母为农民或一方为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含)以下;3、遵纪守法,勤奋诚实,品行优良;4、成绩优秀,每学年总成绩在全班排名三分之一以内;5、在申请本助学金之前没有获得过其它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同时也确立了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000元。申请方式按照安徽省资助优秀困难高中生个人年度申请制度。凡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每学年均需填报《安徽省优秀困难高中生助学金申请表》进行申请,其中助学金再次申请学生必须在新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再申请手续。助学金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再申请学生,对获得资助后未在新学年提出再申请者,将视为自动放弃。
为了确保资助工作“及时、安全、有效”,安徽省青基会在制定的《安徽省资助优秀困难高中生实施管理细则》中明确了监督、检查助学金管理落实情况的相关细则,协调解决助学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管理细则中,明确了助学金获得者产生的程序,评选资助的时间,同时还明确了受资助的学生和县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及省级青基会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还对不能严格履行责任且不纠正错误、拒绝服从全局要求的县级希望工程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措施。
在这个文件的最后还明确了助学金的发放程序,具体为安徽省青基会对各县助学金划拨申请报告进行逐项审核后,将助学金划拨县级希望工程专门帐户。县级希望工程工作机构收到助学金拨款后,须在一周内将助学金直接送达助学金获得者所在的学校。学校收到助学金拨款后,须在5天内现场完成助学金的发放和学生签字手续。县级希望工程工作机构应在10天内将《安徽省优秀困难高中生资助表》(一式两份)和贫困学生助学金领取签字表上报安徽省青基会。
“这个政策是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说。这种说法在贫困高中生刘洋(化名)身上得到了验证。刘洋是安徽芜湖一所重点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去年当他得知自己考上这所很多人都很羡慕的重点高中时,短暂的欣喜很快就被忧愁笼罩。刘洋是芜湖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父亲的下岗和母亲的生病让这个本来就很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刘洋曾想放弃去这所重点高中上学的念头,毕竟一年近5000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是家里无论如何都无法承担的。相比之下,选择出去打工才是现实的出路。
就在刘洋已经对上高中不抱任何希望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从报纸上得知了安徽希望工程对优秀贫困高中生实施规模资助的消息。随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打了求助电话,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团县委了解情况后,让他填写了《安徽省优秀困难高中生助学申请表》。结果没有让刘洋失望,在开学的两个星期后,学校就通知他领取了资助金。虽然每学期只有500元钱,连他的学费都不够,但这还是让他感到欣慰,随后,在学校和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帮助下,刘洋入学了,那500元的助学金和他第二学期又申请的500元助学金犹如雪中送炭,让他顺利度过了高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这些钱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赚钱帮助那些和我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刘洋这样说道。
值得推广的模式
目前,按照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对贫困高中生资助工作的进展,已经有不少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获得了资助,此举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我们的政策不会改变,只会完善,我们的工作不会停止,只会继续,我们的资助规模不会缩小,只会扩大,”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的一名负责人说。
据本刊记者调查,目前除了安徽,在江西的南昌市,湖北的武汉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重庆市都已经开始加大对贫困家庭的高中生进行资助,但因为各地情况不同,资助金的来源也不同,资助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很难像安徽这样形成长效的资助机制。“像安徽希望工程这样规模化制度化对优秀贫困高中生的资助工作填补了高中资助的盲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的确为解决贫困高中生上学难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模式,非常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一位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专家说。
据报道,很多教育基金组织调整了资助对象,相关政策也都开始向贫困地区的高中生倾斜。看来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贫困高中生的资助已为时不远。《教育》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