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巴川中学地处重庆市铜梁区,系重庆新鸥鹏集团于2002年投巨资创建的一所优质民办学校。学校连续14年成为全市联招考试冠军,因办学质量高、社会影响力大而享誉巴渝,学校占地320亩,现有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教职工880余人,来自全国33个省份的学生9300余人,铜梁区外学生达72%。
随着学校的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学校于2008年开始探索小班化教育,将班级人数减少到30人,以张扬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总目标,以“整合课程、变革课堂、创新评价”为抓手的一种整体教育改革,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并于2011年8月正式成立巴川小班实验中学校,成为巴川中学内独立运行的实体,现有32个班,教职员132人,在校学生985人。
一、教育教学特色
(一)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是教育一直的追求,只有小班化才更容易让这样的理念落地。因此该校全部实施“小班化”教学,学校尽力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二)构建“三大改革”体系
整合课程
根据学生培养目标,整合必修课、开发选修课、挖掘活动课,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整合必修课:大胆整合教材、开发教材。如语文教材整合为“流畅表达、主题阅读和生活化作文”,编写并出版了校本教材《能说会道》,每天保证20分钟训练时间,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开发选修课: 一是人人参与的限定选修,目前开设了生活化作文、心理人生、典范英语等六门;二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选修,有茶阅中国、旅游地理、人文山水、电影影评等十六门。
挖掘活动课: 开发了“班级文化展、经典诵读赛、圣诞英语节、学生辩论赛,初三毕业典礼”五大特色活动课程,做到人人参与和体验,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变革课堂
该校充分发挥小班人数少的优势,紧扣培养目标进行课堂变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艺体课实行走班制,打破按原建制班级上课的模式,以每五个班为单元重新组建五个项目班,音乐课组建了合唱、竖笛、管乐、吉他、舞蹈项目班,美术课组建了书法篆刻、素描、版画、手工制作、动漫制作项目班,体育课组建了乒乓球、篮球、武术、啦啦操、素质拓展项目班,由学生自主选项目上课,做到学有所长。
二是文化课推行“主问题”导学模式,把人置身于问题之中,思维能力才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教师的备课重点转向“问题的有效设置”,课堂重点转向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聚焦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大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作用。
创新评价
我们力求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多元发展,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过程。
首先,创新课堂评价。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参与的评价,既评价个人,又评价小组,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其次,创新期末评价。改“成绩通知单”为“成长报告册”,通过成长篇,成绩篇,家长篇三部分,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融为一体,真实的记录学生初中三年的成长历程。第三,创新学校表彰。重视过程与方向,体现多元评价理念,鼓励和激励有个性特长的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走得更远。
(三)聚焦“四大核心”能力
该校围绕“思无涯 行有矩”总的培养方向,聚焦“强健体魄、流畅表达、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四大核心开展教育教学。
强健体魄:每天一节体育课,采用“3+2”模式,三节按原建制班上课,两节讲五个班学生为单元重新组建五个项目班,如:篮球、乒乓球、武术等,由学生自主选项目走班上课;小班学生全部参加“北大雅明”体质健康管理,从食物和运动两方面管理,并定期检测。
流畅表达:每天进行20分钟,学生轮流上讲台表达训练,其余学生做好记录并给予点评,期末进行专项考试;八下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上成辩论课,所有课堂上必须有课堂讨论和交流展示的教学环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自主管理:采用实现班级值周制,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清洁、纪律、自习、公物等全面管理,干部代表参加学校行政例会汇报值周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主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合作学习:小班合作、探讨是课堂主要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既评价个人,又小组捆绑评价,自然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氛围,帮助他人纠错就是帮助自己防错,合作双赢的企业管理理念早已形成
二、成果及影响
实践证明,该校小班整体改革成效明显。①中考成绩全面超越虚拟班(“虚拟小班”是学校选取与小班学生相同性别、相同入学成绩的非小班学生组建的参照体),14级中考总分平均分超出虚拟班19分!②在“北大•雅明”成长管理项目的体质健康监测中,小班学生的耐力、肺活量、柔韧性、身高等各项指标均明显超过同龄人,中招体育考试满分率达90%,平均分达49.6。③14级小班毕业生100%考上重点高中,在高中担任学生班干部的占79.2%!
小班教育改革也得到了市政府及市教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吴刚副市长、市教委周旭主任、钟燕副主任等领导都亲临该校视察并予以高度评价。为了推广小班办学成果,2013年11月28日,重庆市教委在该校举行了“全市卓越课堂”课改现场会,潘云芬校长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2014年10月2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举行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大会,潘校长作为初中唯一代表做大会交流发言(全市仅10人),产生了强烈的区域辐射效果。
随着小班改革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各地慕名前来参观考察、交流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仅去年就有1500多人次,除重庆本地各中小学以外,来自上海、广州、陕西、青海等地的学校和西南大学国培班的老师也纷至沓来,小班教学改革给予他们强烈的震撼,引发了他们对教育的新思考。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少年先锋报、铜梁日报以及新华网、大渝网等媒体争相对该校改革成果进行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致使每年咨询想要就读小班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该校的招生人数,上千名学生因无法就读小班而感到遗憾。
三、获奖情况
近年来,由于学校在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该校陆续获得了国家、市、区各部门颁发的上百项表彰奖励,其中包括:
1、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2、全国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典型学校;
3、影响重庆教育十大品牌中学;
4、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民办教育功勋团队;
5、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
6、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特色学校;
7、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学校;
8、中国啦啦操推广示范基地;
9、重庆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10、2010年重庆市中学生无线电科普知识邀请赛一等奖;
面对时代的挑战,学校正围绕问题导学、小组合作、学科建设等核心问题,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向着全国一流的国际化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