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众多的网友怎么看待“跳早族”现象?
徐杰锋:网友们对“跳早族”的态度都比较理性,有70%的受访者认为“跳早族”增多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这些人觉得,“跳早”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跳早”会让用人单位浪费培训新员工的成本。还有一部分网友赞同跳早,他们称,早“跳槽”利大于弊。“不跳槽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另外一些网友和专家表示:毕业生应该更加耐心、理性,即使要跳槽也要判断清楚,他们同时也呼吁大学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跳早族”就是趁早跳槽,这张板凳还没有捂热,又换了新板凳。
据调查,眼下,不少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间不满半年就跳槽。这部分人也被称为“跳早族”。日前有研究表明,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跳早族”的人数占了很大比例,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关注。
记者:“跳早族”现象为什么引起这么多网友的关注?
徐杰锋: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国内高等教育领域调查机构麦可思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8%的人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属于主动离职的“跳早族”,人数共计约228万。如果离职率保持不变,今明两年,社会又将增加近500万“跳早族”。
几家主流网站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跳早族”。受访者的对象主要集中在80后,其中23%的人坦言自己就是“跳早族”。
记者:这些早早跳槽的大学生们,他们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杰锋:报道中,记者采访了一些“跳早族”。一位北京某国企职员说,她在毕业后的短短半年里换了三份工作。这位职员说,第一份工作仅一个月后,她发现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二份工作仅维持了一个星期,原因是“实在忍受不了部门领导的作风”。她的第三份工作虽然轻松,但由于工作地点离住所太远收入又低,干了不到一个月,她又辞职了。 这位职员表示,她觉得跳槽无所谓对错,只是后悔自己之前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就匆匆忙忙找工作凑合。”上海某高校一名研究生也感叹:“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到大家都考公务员,他就考,大家都想去银行,他也跟着去。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的心沉不下来,每个工作都是浅尝辄止。”这充分说明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课的缺失。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