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以传播文化为天职的学校和教师,既要立德树人,更要以文化人,理当走在传承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前列。
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春晖文化以其更为突出的时代性、群众性和可塑造、可发展性,值得我们更好地去弘扬、去传承、去创新。近年来,教体系统立足自身实情,主动联手相关部门,倾力打造三大特色文化:
——春晖文化润心田。春晖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是一种名士文化,也是一种道德文化,蕴涵“与时俱进”核心精神,凸显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人格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集聚广大教师打造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力量。基于这一认识,教体局加快春晖文化核心区建设,整体规划布置“春晖文化馆”、“白马湖图书馆”和“名师馆”,建设绿色春晖大道、春晖文化古道和春晖文化研究中心,着力提升春晖文化形象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全系统以弘扬春晖文化为抓手,实施“三师”活动,深入开展“智慧奉献,美丽人生”师德建设,开展“智慧引导”、“智慧奉献”、“智慧关爱”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在服务奉献中成长;广泛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涌现了一大批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完善评价机制,优化成长体系,推进“百名教育专家、千名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完善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制度……春晖文化日益成为汇聚广大教师敬业奉献、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上虞孩子崇孝德。崇孝的文化基因在上虞历经千年而不衰,也是当前校园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主旋律之一。孝德文化“始于家、中于事、终于国”的三大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紧密契合,彰显了爱国、敬业、文明、和谐的价值遵循,传承发展孝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生动实践。为此,全系统加强对中小学生孝心教育,80多所中小学开设《孝德教育》新课,倡导和树立“以孝为荣、以孝为先”的优良价值导向;结合每年10月“孝亲敬老月”,每年评选“十佳孝星标兵”和“百名孝星”,并将每年孝星故事结集出版发行,或组成演讲团到各校巡回演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孝心孝行,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我区被列为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区,崇孝践孝在全区中小学蔚然成风,涌现了首届“浙江孝贤”曹秋芳、“浙江省青少年学生道德榜样”石鸿莹、全国“百名美德少年”丁泽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让青瓷重放光华。地处青瓷发源地的上浦镇中,创新引领学生学习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古老青瓷制作和烧制技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发挥地域文化优势,通过成立“小小文保员”队伍、布置越窑青瓷展览长廊、开辟越窑青瓷制作工坊、开设青瓷制作烧造技艺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瓷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乡爱国情怀。同时编写3本校本教材,作为开展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读本,开发的校本课程获第二届“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学生在“非遗”调查中,还挖掘抢救并传承了将要失传的上浦冯村特有的“狴犴龙舞”,得到省级文化部门高度评价。学校一举跻身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荣膺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浙江省示范初中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