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正在举行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获悉,此次会议期间,工会界别提出《细化政策,改善服务,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书面发言。
据悉,2015年10月,省政协工会界别委员赴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城市,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建筑、服装、电子等不同行业的川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实地走访。
逾七成受访人员有返乡创业意愿,但他们对扶持鼓励返乡创业的有关政策了解掌握不够,不仅创业办理各项手续复杂,而且缺乏项目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甚至创业项目往往依托当地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优势,选择初级加工制造项目,技术含量较低,处于产业链低端,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更多扶持政策,其中“市场信息提供,创业平台搭建”、“放宽贷款条件,提供金融支持”、“创业培训服务,劳动技能提升”列前三位,选择占比分别达58.4%、42.8%和41.3%。此外,受访者较为看重的还有“放宽用地限制,降低使用成本”、“降低税负水平,提供税收减免”,选择占比也在1/3左右。
工会界别提出,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整合创业就业信息,搭建创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市场需求、资源、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等各类信息,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大力宣传家乡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有一定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建立“投资创业”高效审批模式,健全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打造网上、快捷、公开的审批、服务、政务平台。通过金融机构推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基金等金融产品,量身定制开发特色小额信贷产品,推进政府发行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债券等多种方式的改革,拓宽和创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以及完善农村个人征信系统。落实返乡创业有关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本。
工会界别提出,要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机构多方联动。根据创业人员的需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咨询和技术信息等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机会识别、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的中小企业员工纳入当地就业技能培训计划,根据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开展岗前培训、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制定创业项目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积极引导返乡创业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系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