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安徽师大学子探访徽商故里,传承百年家风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7/27 8:53:57 

徽商,即徽州商人,又称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

徽州,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黄山市作为古徽商的发源地之一,经济文化发展深受徽商历史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黄山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传统的徽商精神在当代家风发展中仍有它的独特价值。

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执全国商界牛耳的大商帮,而且能够延续六百年之久,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其奥秘何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与他们具有良好的家风绝对分不开的。徽商极其重视家风的建设,他们的一言一行和种种事迹,也是留给我们今天社会的一份宝贵遗产。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歙县许村家风文化调研团队就来到了徽商故里黄山歙县许村,踏上寻梦之旅。

重回徽商故里,领略文化魅力

安徽歙县许村,被称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至明清时达到顶峰。今天下午队员们再次走进许村,探访徽商发展的蛛丝马迹,寻找徽商传承中的百年家风。

许村人经商讲究“以义为先,义中取利.”他们的经商理念是”“义者,利之所生也,人尚义,利莫大焉。”在队员们的探访了解中,寻觅到了许村一些徽商杰出的代表。许兴宗,商于姑苏,贸易均平,非义不取,姑苏者贷公数多。时遇饥馑,公即焚券不索。许寿昌在“居民旧债难偿”时,“遂捐不取,人多感之。”他们的仁义之心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官民的认同。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清代的许仁,据《芜湖县志》载:道光十年,芜湖发生洪灾,凤林,麻浦二堤被毁,经商于此的许仁出资助修,次年又发洪水,毁坏良田万顷,许仁捐钱租赁船只救人,并且“饥给饼,寒给衣,病给药。”芜湖人感其德,遂祀焉。为许村后人的发展积累了人气。也证明了“人尚义,利莫焉。”确实为一条盈利之道。

许村人经商的成功还在于他们为人敦厚,讲求诚信。许宪在《鲍解占先生墓志铭》对这一理念有着精辟的论述:“惟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盐商许大兴“起家累巨万”凭借的就是他“敦厚尚实”的品质。《逸庵许公行状》中对许文才有这样的评价:“公之性端悫,不舞机智。”他以“贸迁货居,市不二价。”的经营原则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许明大的拾金不昧的品质更体现了许村人的敦厚品质,《竹庵公行实》中有详细记载。

寻访徽商家庭,感受百年沉浮

在队员们探寻的过程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老村长,许烈宏。“咱家这不起眼的小村名人可出了不少哟,最让我深刻的算是我曾祖父。”老人告诉队员,他的曾祖父许韵清曾是当地的六品知府,留洋回国后投资了面粉厂,在国民抗战时期更是多次参加战役保护许村村民;此外,许韵清还是一位躬身尝草的大夫,将所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配方整理成《许氏医效》造福乡里。“曾祖父是我们家的骄傲,我们几代都念着他学着他想给乡里做点事,家好也让村里万事兴啊!”

据队员采访得知,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分支,由于吃了败仗,没有军饷返回家乡,路过许村时生了抢劫的念头,为了保护许村,许韵清英勇的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最终在无一枪一炮的情况下使许村免于灾难。正是这种重情重义且有智慧的为人处事态度,才让许村一代代子孙绵延,福泽深厚。

感悟徽商家风,传承悠久文明

徽商作为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著名商帮,之所以能延续数百年之久,良好的家风传承是重要因素之一。徽商家风主要表现在孝悌为本的家庭观、立品为先的读书观、利以义取的商业观、聚而能散的财富观等方面。徽商家风在家庭、教育、经商、公益等方面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之一。

一代又一代徽商矢志不移翻山越岭,以徽骆驼精神搭起了传承的桥梁,完成了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转换。时光荏苒,走进徽州各县,家风家训的楹联牌匾家家可见,这种家风的传承不是一人之家,而是大家。徽商之义,不是小恩小义,而是家国情怀。何为大家之道?能够将义行之天下,铸就辉煌,启迪后人未来的是为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