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福建省高校教师如果出现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成果,或者以教谋私等行为的,将实行十种师德“一票否决”,严重违规者比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散布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律法规等错误言论,对学生确立正确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被解聘。
无疑福建省面对近年来学校教育中师德普遍低下现象引以为警觉,并且这次明确规定了十种具体有违师德行为将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这是一场值得高兴的及时雨,接下来在纠正校园的抄袭、造假等歪风邪气、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术纯洁风气方面将水到渠成,指日可待,发挥积极作用这应该不容怀疑。
因为教师行业是一种特殊职业,不仅不是现代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纯粹就是个知识商人,同时言传身教也有意无意肩负着培养孩子们健康道德以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任,一言一行影响最深,于是不是某些老师想不想做为人师表的表率的问题,而是他们她们必须有责任有义务要去做的事情。
但也不可否认对福建这次重建师德我却喜中有忧,其主要理由有如下几点:
1,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要求各高等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师德条件与学术条件等并重的原则,全面考核评价教师。师德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进修深造、工作调整、出国出访等重要依据。——这种直接把道德和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是否妥当?会不会引发或激发新的师德本身弄虚作假行为的泛滥,成为徒有虚表的形象工程?
2,师德的设立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师德的评判是否公平有效?是否也置于民主化公开化的行政管理体系框架下接受社会以及广大师生监督?
3,福建首次实行了老师在课堂上发表不当或错误言论将被一票否决予以解聘,是否会破坏师生的言论学术自由、影响他们她们发挥个性教学风格?
……,……。
以上我相信有些好像是能够做到的,例如福建各设区市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还将面对社会公开师德举报电话、设立师德举报箱或其他举报和反馈渠道,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以期预防和减少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这显然会有助于提高师德监管的广度和深度,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落到实处还值得观察。
此外绝大多数本人的疑问或担忧却难以在现有新闻材料中得到解答,所以这还需福建省教育高层及其有关方面能够拿出一个更加科学透明以及细化的方案来,既然是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何不至臻完善、更加精益求精呢?我们拭目以待!
稿源:荆楚网
作者:鲁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