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知名大学抢滩青岛 2020年在青高教机构将达50所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9/18 14:15:03 

作为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标志,城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也已存在近千年了。因为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让它们走到一起,成为了一个互相依存、共兴共荣、不可分割的整体。

青岛与青岛高校的关系正是如此。青岛的发展为青岛的大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提供一个更高平台。而青岛城市的转型升级,又需要大学为其人才、创新、文化需求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纵观世界,哪一座知名城市没有知名大学,又有哪一所知名大学不是伴随着一座知名城市?

知名大学抢滩青岛

每年九月,青岛的街道上总会出现很多还有些懵懂青涩的年轻人,他们拖着行李走出车站、机场,走进这座城市。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新生共同会聚到了青岛,成为了青岛的“新市民”,即将在这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山大青岛校区奠基仪式上曾这样描述城市与大学的关系。这种相辅相成、共兴共荣的关系在青岛这座快速发展的魅力城市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起青岛的大学,在很多“老青岛”的记忆中,曾经有几所算是本土大学。向海而生、奠定青岛海洋名城地位的中国海洋大学;由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进入发展新时期的青岛大学;缘起礼贤书院高级工程科,先后隶属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央地方共建的青岛理工大学;由沈阳迁至青岛,被称为“中国橡胶工业黄埔”的青岛科技大学。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青岛的高校已经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青大纺院、化工学院,也不仅仅是足以向世人称道的海大鱼山校区,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高校纷纷与青岛牵手。

2000年9月9日,青岛农业大学前身莱阳农学院与青岛市城阳区签署共建青岛校区协议;2001年山东科技大学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2004年,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今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并迎来第一批学生。这也标志着山东省内仅有的3所“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齐聚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初步完成了一流高校的集群布局。除了直接迁来青岛或者在青岛建设分校区,青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多种形式的频繁牵手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化动作。

近日,青岛的“高校朋友圈”又增添了一名重量级成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落户青岛,牵手上海财经大学,双方成立“上财(青岛)-伯克利(哈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

此前,青岛已经引进并运行了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等10所高校和研究院。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高校(机构)有11所,包含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除了国内知名高校,还有一些国外顶尖大学也在来青岛办学的路上,目前青岛正在与德国波恩大学、联合国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行洽谈。

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些知名高校、研究院所,为何都对青岛青睐有加?

“青岛是个美丽的城市,与山大有着无尽的缘分,是山大人割舍不断、魂牵梦萦的地方。”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友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校长张荣如是说。不仅是山大,近年来与青岛牵手的各大高校,也纷纷与青岛牵手,完成华丽转身。

“青岛的优越环境、便利的交通及蓝色硅谷的科技聚集性和产业聚集性深深吸引了天津大学。同样,天津大学的实力和资源也是青岛所看中的。”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咸良说。这家落户于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研究院目前已经孵化培育了13家科技公司。

“作为大学,我们想充分发挥自己的高端资源优势,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青岛具备本土优势,又急需此类高层次人才。”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晖表示。作为上海财经大学在异地设立的首个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助力青岛这座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发展。

青岛的吸引力远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青岛人创造的良好政策软环境。

今年年初,青岛亮出的未来五年引智蓝图令人振奋。根据青岛出台的《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增加至50所以上。引进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化人才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2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在校生数量和高校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使青岛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意见提出,青岛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是“优质”的。引进的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的大学。

学科方面,将重点引进海洋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海工、航空经济以及文化影视传媒、商学、财富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学科专业。

引领城市未来的大学

在谈到山大青岛校区对青岛这座城市的意义时,李群书记曾表示,“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文化的基因重要的是来自于学校,特别是大学。”

而山东大学也以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向青岛这座城市展示着它的价值。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山大青岛校区的校园里,最有设计感的三大主题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综合体育馆,全部面向青岛市民开放。

在学科设置方面,山大青岛校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学院、学科。在六大学院和八大科研机构外,山大青岛校区正在筹建金融财富管理学院、海洋学院和德国学院三个新学院,三个学院都带着深刻的青岛符号。

在青岛大力建设国家级金融财富中心的背景之下,山大青岛校区正在筹建的金融财富管理学院,预计能够在量化金融领域全球排名进入前五十,将为青岛市构建财富管理中心和全球金融风险控制中心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着眼于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海洋学院,同样是学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据了解,山大青岛校区将建设不同于中国海洋大学的特色学科,致力于海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

而德国学院将与德国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协作,以德国问题研究中心和亥姆霍兹生物技术研究所为基础搭建人文社科、理工两大开放平台,先期重点建设德国语言文学和文化、德国模式研究、生物技术等研究方向,将德国学院建设成为中德合作办学及合作科学研究的高端平台。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邦礼表示,山大青岛校区是山东大学进行综合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区。“山大既然来到了青岛,学科建设就要和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青岛的区位优势加上山大的学科平台强强联合。”

全力服务青岛产业结构升级,助推青岛城市转型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人才支撑。

随着山大青岛校区的启用,又会有一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来青安家创业,这些院士、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专家,就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必将为青岛的创新创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除了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作为山东省高考录取线最高的大学,山东大学拥有大批优秀生源。按照规划,山大青岛校区一期是1万名学生,二期是1.5万名学生,这无疑为未来青岛发展提供了充实的人才储备。

城市与大学呼吸与共,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城市与一流大学共生互动注入新的内涵。在青岛建设沿海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下,青岛和青岛的大学必将谱写出世人瞩目的华彩乐章。

青岛是个美丽的城市,与山大有着无尽的缘分,是山大人割舍不断、魂牵梦萦的地方。——山东大学校长张荣

山大既然来到了青岛,学科建设就要和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青岛的区位优势加上山大的学科平台强强联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邦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