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江西省也将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到省里发展的战略层面。江西高等教育如何顺应这一国家新战略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对此,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南昌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黄菊花认为,学科是大学事业的龙头和支柱,学科建设关系着大学的前途和命运,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应把着力点放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并以此为政策基点,推动江西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进而努力创建一流大学。
黄菊花建议,要政府要高位推动,实现跨越发展。创建一流学科,需要政府高位直接推动。从江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做好一流学科发展的顶层规划与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流学科建设的竞争关键在于超前布局,只有制定好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战略和规划,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同时,要加大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在制度上作出重点安排。要改革完善学科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学科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形成与一流学科建设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一个政策特区,并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途径选择和战略定位方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民盟江西省委会提出,要根据学科建设六个要素对所属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疏理,区分等差序列,将要素资源聚集于少数几个可能冲击全国乃至于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上。围绕江西急需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江西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可依托江西丰富的稀土资源发展材料学科,凝炼材料学科的发展方向、形成矿产资源学科群;借助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历史渊源和品牌优势,推动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材料学科和工艺学科冲击一流学科。发挥江西在中医药资源开发和航空工业基础雄厚方面的优势,建立相关的特色学科等。江西高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弱势地位,但有的学科还是处在全国的前列,如南昌大学的食品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江西农大的生化遗传专业等,均有冲击一流学科的潜力。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提前布局,体现前瞻性。学科要交叉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黄菊花指出,“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就是要重视开展学科群建设,促进学科间相互协作,发挥群体效应,优化学科结构,拓宽应用学科领域,促进学科融合、渗透,形成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学科保持优势和增加活力提供可持续性动力。
当代社会,学科专业方向不断向高、精、深发展;此外,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成立跨门类、跨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研究实体,这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科学技术交叉与融合发展,为基础研究相对落后的江西高校的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与机会。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任务,必须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实现。以超常的手段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要逐步提高重点学科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要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博士生。要面向世界,积极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探索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要开展“一流学科共建项目”推进学科建设的高峰式发展,与有实力争取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学科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