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苏州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推进,“阳光指标”引领学校质量提升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2/8 8:43:0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和《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56号),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健康成长,促进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5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教基〔2015〕36号),经过一年的调研、论证及信息技术系统开发,2016年9月起,市教育局直属初中2016级初一新生先行开展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1月,首次学业水平全样本调研及阳光指标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已全面实施。

那么阳光指标体系到底是什么?指向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哪些变化?

日前,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再次进一步对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改革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是基于区域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影响要素的科学诊断、以改进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分析学业成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学业质量的分析评价为突破口,对数据缘由进行归因,并据此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教育品质。

该评价体系分学业质量评价和影响因素评价两个模块,分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四个维度,共包含13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以及众多监测点。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面,分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四项评价指标。在学业质量影响因素方面,分为学习动力、学习负担、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素养、校长课程领导力、校园学习文化、家庭背景等9项评价指标。在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全样本调研的基础上,再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学业成绩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为每位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报告,不仅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测量,还对影响学业发展的原因进行诊断,综合评价学业质量,从而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并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评价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转变观念。这是方向性问题,也是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改变以往狭隘的“分数是一切”的导向。要有全面质量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要有促进发展的意识,要变单纯强调结果为关注发展变化,要关注学生能否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提升,要关注学校能否通过自我诊断,实现自我改进。

二、改善方法。就是要坚持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考试是唯一”的“统考”做法。阳光指标评价就是要打破过去简单的通过考试成绩区分学生优劣的“统考”弊端,不是只看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而是通过对初中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全样本调研,突出进行学业水平影响要素的调查分析,深度挖掘学生成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重点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性成长档案,并不断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数据驱动。在大数据的时代,“用数据驱动教育、用数据改变教育”的时代要求日益增长。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整套计算机网络化考试及数据处理技术,依托网络便捷性、交互性,通过网络对地区的学业质量相关数据及时收集处理,以形成数据完善、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并利用此系统将学生发展的所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得出全面的学业水平结论和可行性的建议。

四、结果运用。应充分发挥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教育行政部门及业务指导单位应具有长远眼光,真正让改革思维落地,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小学在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客观反映学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推动学校基于标准改进工作、提高质量。切忌“穿新鞋走老路”,切忌依据学业水平调研数据给学生、学校进行排名,回到“以分取人”的做法,更不能片面将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奖惩教师教学成绩及校际教育质量比较的依据。

五、形成合力。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外评的激励、督导的推动,更需要内评的突破、内涵的建设,这不仅仅是校长的事情,也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学校既要端正办学思想与办学方向,也要推动全体教职工更新观念,改变对教育质量观的片面认识,要真正让“综合”、“个性”、“潜能”、“信念”、“创新”等关键词在脑海里扎根。同时,要明确评价只是手段,结合评价,逐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最终目的是基于实证数据的教育专业领导、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校教学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需要紧密联系,学校要通过观念的改变、行动的变化来影响家庭及社会对教育的固有而唯一的评价,要使社会、家长认清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方向,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