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举行_金羊网新闻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7/17 16:59:29 
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召开。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等教育部门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位知名专家学者、大学校长,兄弟省(区、市)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等,共同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发展:理念、问题与路径”这个主题,深入探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问题。
时代社会在变教育布局结构也要变
刘自成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大量关于教育的新理念和理论,金句不断。他说:“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在发生变化。最近我们看到,有人说50、60后是用一个手指头使用手机;70、80后是用两个手指头使用手机;90后、00是用四个手指头使用手机。这是为什么呢?人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还有人说90前是苹果,苹果是有规则的,90后是生姜,生姜是没有规则的。那么苹果怎么培养生姜又怎么培养呢?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才培养面临很多的挑战,需要我们更新我们的理念和方式。”
刘自成提出,只有跳出教育,放眼世界,教育改革才能把握使命的大趋势。比如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人口的变化、城镇化发展,对教育布局结构提出哪些挑战?“前两天看了一本书,讲到2040年,我们都要活100岁,人们将要从三段式人生过度到多段式人生,过去是上学一段、工作一段、退休养老一段。现在还要考虑60岁到80岁干什么,80岁到100岁干什么,100岁到130岁干什么。”刘自成表示,现在,学习是人们的终生主题,那么教育怎么服务终生学习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
教育改革难过造火箭 要有“三皮精神”
在人工智能火热的当下,教育部也高度关注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人类有创造力才能战胜将来的人工智能,只有创造性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要求。教育在不确定的时代,变化很快的时代,该如何去适应?”刘自成连续发问,“过去我们是线性发展,现在是指数发展。摩尔定律每18个月变化一次。我们怎么才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怎么适应未来的需要?”
刘自成认为,世界的事情按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是比较复杂的,一种是超级复杂的。简单的是指造汽车,比较复杂的是造火箭,超级复杂的是办教育。因此刘自成提出要凝聚智慧办教育、共频共振办教育,“常说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千秋万代,那么我们办教育就千军万马、千方百计、千辛万苦,要有 三皮精神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去推动教育改革”。
专家意见
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
公办校亟待新型拨款统筹制 小学生急需即时随时入学制
记者了解到,本届峰会设有2场综合论坛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4场平行论坛,有专家学者近50人次参与主题演讲嘉宾对话研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在论坛演讲时表示,公办学校一直以来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效率很低,他建议应该向民办学校学习,“民办学校的优势是,它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待遇薪酬、编制岗位,它可以聘请更为优秀的教师和人员,对于民办学校提高质量有绝对性的影响”。孙霄兵由此提出,公办学校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实行新的拨款统筹制,或者叫综合承包责任制——“编制、级别、岗位比例、总额、权限,这些东西都没必要实行下去,学校就靠经费管理”。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大学校长可以像欧美大学校长一样,不用再“跑编制”,只需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经费,有了经费,可以自主设置自己的院所、自主聘请教授、自主决定教师的工资和级别。反过来经费不足了,可以把这个系、院所砍掉,把这个教授进行解聘。孙霄兵认为,过去总强调中国国情,所以很多先进做法不能复制,但现在,中国的教育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个别领域进入高收入国家的水平,有些事情还是难以推进就不能再推究给国情。
孙霄兵提出,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小学生入学年龄的设定。“按义务教育法,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经济状况、民族、宗教信仰都必须入学。这意味着只要年满6周岁,9月1日满就9月1日入学,10月1日满就10月1日入学,学校应该随时让适龄儿童入学。”这样做学校管理会不会乱?孙霄兵说:“很多人都带过孩子去西方国家游学访问,只要有稳定的居住证明,有学习访问的证明,你向当地学校提出来,他们就会马上安排学位。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
“别小看入学时间,下半年出生的孩子一晚就要晚一年,后面连结婚生子都要跟着晚一年,你说对国家影响大不大?”孙霄兵呼吁,全国应实行即时入学制、随时入学制,“这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举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