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长必读

带儿子进女更衣室的妈妈,您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7/27 10:46:48 

看到一则新闻:杭州两位年轻妈妈带着儿子去游泳馆,进去女更衣室后管理员阿姨坚决不让孩子在里面换衣服。当事人说,自己被骂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还理直气壮的说,是不是以后去游泳,爸爸带着女儿是不能去的?妈妈带着年幼的儿子也是不能进游泳馆的?

言外之意分明是责怪游泳馆设施不完善,需要改进。

此事一出,网友们就炸开了锅,大家对这一类没有公共道德的父母很是反感。

这位当事人本来想博取大家的同情,但没成想,责骂声不绝于耳。小编只能说:“该”!

我无法同情那些以“觉得让孩子一个人去更衣室很危险,又或者是交给管理员不放心”做借口为自己开脱的妈妈。因为只要是个正常智商的人,不过是件换衣服的小事,解决的办法真的很多。这么做,只有一个理由:嫌麻烦,图便利!

当时严厉阻止的游泳馆阿姨表示很无奈:我在游泳馆工作10年了,游泳馆明确规定,3岁以上的孩子禁止进入异性更衣室。并且每个更衣室的门口也有“异性儿童不得入内”的警示牌。可是,只要到夏天,妈妈带着儿子进女更衣室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劝说的时候还有可能起冲突。

有网友说,家长觉得小孩子没有性别意识,进去了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呀。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吕阿姨拍着胸脯保证说,这么多年就看到一次爸爸带着4岁女儿进男更衣室。那位爸爸刚进去的时候没多想,里面那么多在换衣服的男人,进去不到两分钟,年轻爸爸就慌里慌张抱着女儿出来了。

至今为止,带儿童进异性更衣室的全是妈妈。

同样是4到6岁,父母却不让女儿进男更衣室,这说明什么?大家都很清楚,男女有别!

为什么妈妈带儿子进女更衣室却很随便呢?究其缘由,不过是许多妈妈认为,反正男孩子不会有什么损失。甚至还有妈妈对更衣室内反感的人说“你以为我儿子想看你啊”!

暂且不说这样的行为不尊重公众场所的其他人,单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那些跟着妈妈进入女厕所、女更衣室的男孩子,都有一个相同的表现,那就是很焦虑。特别是跟正在宽衣解带的阿姨们对上眼后更是害羞得要钻到地洞去。

做过这样举动的妈妈们,可以回想一下,你们带孩子进入异性私密场所时,在外等待的儿子是不是不停着急的问“妈妈,你好了没有?”还有少许自尊心较重的男孩子,会严厉拒绝,或者向妈妈发脾气?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2岁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具备性别意识,他对自己身体的性器官感兴趣,当你说起的时候他会害羞。当他进入异性私密场所会很不安,看到异样的目光会很尴尬,很害怕。仔细观察那些在女更衣室的3岁以上男童,无一例外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或者不安的把头压得很低,时刻担心有人会责骂他。

让孩子处在这样的境地,那些妈妈不觉得自己的要求很无理么?孩子也需要尊重呀。更甚至是有的妈妈回答“我孩子很正常啊,经常去,早就习惯了”。哎,简直可耻!

小编曾经写过一篇《放开我北鼻:孩子的性别认同有多重要?》的文中曾引用科学理论分析过孩子性别意识发展的不同年龄段。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岁的孩子就能正确标志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别,但仅从服饰、头发的表面特征区分,容易把短头发女生认成男生;4岁的孩子就已经初步明白性别守恒,他知道男孩长大是男人,女孩长大是女人,但对于性别的意义还不是很了解。到了6岁左右,即便见到长发穿裙子的男人,他也不会认错性别,他也知道男人和女人在一起能生孩子。

许多家长觉得四五岁的孩子很小,对他人是无害的。但恰恰这样的行为,最受伤害的就是四五岁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性别意识正是迫切需要正确引导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年龄经常带孩子进异性浴室,会让孩子对自身性别产生茫然,对异性性别认识产生误区或更多好奇心,甚至会影响孩子性格发展。

见过喜好穿女装,说话很娘,很享受混在闺蜜堆里的男生吗?在这个多元的时代,越来越多人愿意宽容那些性别认知有缺陷的人,却往往因为自己的习以为常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性教育。

如果家长的性教育严谨又科学,娘娘腔,同性恋,恋童癖,强奸犯,有这样心理缺陷人一定不会那么多。

所以,麻烦各位父母长点心吧,在孩子性别意识萌芽的时候千万不要帮倒忙了。不仅不能带孩子去异性洗手间、更衣室,对待孩子与异性同学的日常交往更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有素质的男孩妈妈,在儿子性教育的问题上是慎之又慎,更常教导儿子尊重女性,与异性朋友相处要保持距离。因为性教育是大事,谁也无法为自己的侥幸心理买单。

去游泳馆,当然可以爸爸带着女儿去,妈妈带着儿子去。给孩子防晒衫内穿着泳裤和上衣再出门,或者自驾的家庭在车里提前给孩子换好泳装,又或者让管理人员帮忙,这些都是很便利的方法。

当然,第三方厕所与无性别更衣室设施如果能跟进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就再好不过了,但自己孩子的教育,还是得自己负责,抱怨公共设施不方便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任何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