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小世界》里的“世界”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7/9/19 15:31:56 

9月16日,三联书店出版的《小世界:在欧洲做学术的注脚》一书在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分店举行了读者见面会。作者张悦悦与知名媒体人潘采夫一道,与读者畅谈文化差异、他者与偏见、留学与国际化等话题。

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样久远的是留学潮。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打开国门”“与国际接轨”早已从热词演变为日常现象。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递增,年龄也逐渐低龄化。中国人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人和世界的关系,国内媒体的讨论多少还有些懵懂,偶尔还会停留在非黑即白的民族情绪上。

基于此,在英国从事世界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张悦悦从2011年开始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外学子”板块撰写专栏,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不过,张悦悦并不想老调重弹,既不想渲染异国生活的戏剧性,也无意于渲染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特殊性”。她以社会学家的眼光审视日常生活的一桩桩小事,发现了“海内”与“海外”之间的很多共同点:西方家庭和中国家庭一样围着子女转;欧洲人一样也重视大家族的团聚;即便名校汇聚,欧美国家和我们一样呼吁“教改”;怎么“与世界接轨”并非发展中国家独有的顾虑;重视数、理、化也并非亚洲特色;西方学生也一样实际、在意分数、盲从潮流,并非天生特立独行、梦想引路;每个人也都会想家,水土不服、想念家乡食品绝非中国人的专利。等等。作者认为,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相同”,才使那些“不同”变得有意思。

目前任教于英国肯特大学的张悦悦曾在美国、英国、法国留学过,做学术期间,除了埋首码字,也需要像商务人士一样飞到世界各地参加学术研讨会。这些经历都让她有机会细细打量“他者”,认识到那些“不同”。“世界的光怪陆离与精彩纷呈,往往就是从当最简单的生活琐事不再理所当然的那一刻展开的。”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在英国生活期间,她经历了很多次“英囧”,例如排队现象、保护动物甚于保护人的思维、英国高校的罢工现象、遭遇“窃贼”,这些都让人看到英国人刻板教条又务实的民族性格,而在这些条框思维的背后的是尊重契约、讲诚信的大智慧。在法国做学术期间,作者又体验了一把法式的散漫与洒脱。有意思的是,对于已经在英国生活多年的作者而言,她对于法国的观察又几乎是带着英国人的眼光了。在书中,张悦悦还以女性的身份讨论了性别差异与偏见。可以说,对于“偏见”这个概念,作者选择的立场是多样化的。

曾担任过英国大学的“首席考官”的作者也用实例剖析了英国大学的制度和理念。大学如何考核学生的成绩?英国高校的“潜文化”是什么?英国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获得高分的“秘诀”是什么?如何看待专业与择业的关系?作者总结道,在弹性、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之外,英国大学也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恪守公平的原则。

回到写作的初衷,这本书虽然是学术生活的“注脚”,但却以学术的态度探讨“我与世界的关系”。“世界”不仅仅是要去看的、去听的,或者去实地走一圈留下一笔“到此一游”的,而且是需要去想、去琢磨、去思考的。(小新)来源:第一口碑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