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大前研一:中国教育改革应向北欧学习,清大世纪走在行业前端

编辑:新北青网  发布时间:2011/9/22 14:49:49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直高喊教育体制改革,但始终落在社会发展的后面,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以至学生不堪忍受学习重压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国教育制度究竟应该如何改革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和谐长远发展?

近日,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先生在清大世纪媒体见面会上针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发表见解,中国教育过于偏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天性,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中国应向北欧学习,注重创新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同时,中国政府应在教育方面设立更多的奖学金,让所有人都拥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北欧教育遵循自然法则,注重实践性

北欧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法则。北欧国家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中小学着力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依靠死记硬背获得高分。教育的内容和过程在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讲课的老师常常是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员,有时甚至全凭学生自己摸索,奉行自然教育,给孩子创造自由和快乐的成长环境。政府还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解除他们在学习上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北欧学生在1至9年级的义务教育阶段只需在毕业前进行一次考试,平时学习中可以参加很多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热爱生命、尊重和爱护儿童的天性,已经是北欧人的思想共识。他们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以考试为目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使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提高创造力。

\

中国教育应释放孩子天性,向北欧学习

与北欧相比,中国则相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已经根植于人们心中。家长、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采取强制手段,逼迫学生为了升学而考试,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思想受到束缚,个人的兴趣爱好难以施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何谈创新与发展?

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先生在清大世纪媒体见面会上以日本为例,剖析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大前研一说到“教育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不只是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培养真正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只注重知识的学习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在现阶段应该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方面日本不能成为中国的榜样,中国应该向北欧学习。政府还应该设立更多的奖学金,保证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出现。”

面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诸多问题,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做呢?大前研一先生在媒体见面会上谈到“今天有幸参观清大世纪,感觉清大世纪很优秀,创新的教育模式让所有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全面的教育内容培养了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

清大世纪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双创新,走在行业前端

清大世纪总裁张辉先生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断渗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创新,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清大世纪创办了国际化婴童教育基地——家?宝贝儿童成长俱乐部;将黄冈教育资源融入清大学习吧,让全国的孩子享受到黄冈教育资源;开辟清大留学渠道,为更多的学子走出国门架桥铺路,打造了国内第一家有情感、有生命的电子教育服务平台——学宝网。

在教育内容上,清大世纪以尊重孩子天性为前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学习方案,制定学习计划,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将社会的主体价值与个人的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知识的同时,动手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回望过去,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在摸索中前行;展望未来,又该寄予教育发展怎样的期许?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地位。纵观中国教育几十年来的体制改革,实践证明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释放孩子天性,还他们自由与快乐,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新一代的创造力,为社会注入创新动力。希望更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加入到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行列中来,与清大世纪一起,将助力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承担起教育的社会责任,共同描绘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壮丽前景。

关键词:大前研一 清大世纪 中国教育体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