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中考改革后,这样学习地理,成绩绝对差不了!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9/3/10 10:18:10 

6月中旬,初二的学生就要面临生物、地理的中考,而本届学生,也是青岛中考改革面向的第一批学生,此次地生中考一旦成绩为D等级,中考将无缘报考普通高中,因此学生们要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考验。那么在考试之前,学生需要格外注意什么事情?中考改革后,地理究竟应该怎么学?基于这些问题,小编采访了西海岸新区实验初中学校教学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和初二年级地理备课组长——隋秀伦老师。

隋老师告诉小编,最后三个月左右的冲刺时间,考生需要针对近三年的考点和题型进行专题训练。选择题要把各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在脑海中有清晰的认识,要根据方法来指导做题,而不是凭“感觉”来判断选项。而大题则要做好审题、思考问题、知识迁移和答题规范。在审题过程中要迅速找出:关键词、限定语、材料的中心和图片提供的信息;找出这些信息后,就要迅速思考题目的设问点和哪些知识有关联,解这类题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再到题目里去获取信息。答题时用词要准确,要使用老师讲过的用语或者课本上的语言。答题时卷面要保持美观,答案最好序号化、要点化、有效化,分条、分要点来解答,使答案言简意赅,清晰明了。总之,在做大题时,学生一定要全面考虑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隋老师介绍,近几年地理中考大题的命题模式比较固定,基本上涉及:等高线地形图、中国区域和世界区域、探究性问题以及环境、资源、人口等紧扣时代要点的题目。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围绕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

隋老师也强调,中考改革后,地理中考开始与高考接轨,考察方式不是单纯地知识堆砌,而是更加注重考查能力。而隋老师所倡导的“4W1R”学习法,就可以很好地适应改革后地理的学习。“4W1R”学习法中的第一个W,就是指“where”,讨论的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第二个W指“what”,那里有什么东西;第三个则是“how”,那里有怎样的特征;最后一个是“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R则指“relation”,即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思考不同的区域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差异,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新中考政策的影响下,还想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地理,将是非常低阶的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收效甚微。

隋老师说,越是到了冲刺的关键时期,有些对孩子成绩不满意的家长就越容易“病急乱求医”,主要表现在:自作主张给孩子购买各种教辅材料、盲目给孩子报辅导班、着急上火等。隋老师说,家长焦虑的样子一定会传染给孩子,一定会扰乱孩子的思维,而鼓励与陪伴才是最重要的。隋老师建议,如果要给孩子报辅导班,最好是采用“订单式”服务,比如一对一辅导;家长要提前与老师沟通好,把孩子身上的问题与老师说清楚,让老师针对孩子的弱项进行针对性补习,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如果让孩子去上普通的辅导班,老师只是泛泛地讲,对孩子帮助不大,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中考改革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中考新政策的影响下如何学好地理,很多学生其实对此还是比较茫然。相信隋老师的热情分享,会为广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距离地生中考还有90多天,初二同学不要慌乱,认真按照老师的节奏去复习,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而对于初一的同学来说,只要能够有方法、肯用功地学习,也一定能够发现地理世界的乐趣,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