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1月15日,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为获奖者颁奖并讲话。全国各地各校的150个创新实践项目和个人获得表彰,山东省20个项目和个人获奖,约占全国的13%多。
其中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和潍坊市教育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管理工作研究探索”,文登市教育局“开门纳谏办教育”,潍坊市坊子区教育局“建立城乡学校教育联盟的创新实践”,五莲县人民政府“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优质教育探索”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刘宪、潘国英、周奎齐、王品木、赵桂香、赵勇、王可正、孙先亮、李升勇、王晶华、王岱、朱良才、刘建宇、常丽华等14人分别获个人项目奖。
据介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届创新奖以“教育奠基中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发现和宣传全国各地蕴藏的多彩的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经验,为各地各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案例,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创新的激情和活力,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贯彻落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共有1500多个创新实践项目报名参评。经过组委会研究,确定210个创新实践项目向社会公示,并由公众投票推举自己心目中的获奖项目。在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投票阶段,共有800余万人次参与投票,投票总数超过2500万票。在公众投票推举的基础上,评选活动专家评委会经过公平、科学评议,最终评选出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3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1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优秀奖1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3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10名、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20名。
附: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教育行政执法体制与机制创新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湖南省教育厅:对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
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教育多元投入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发展工程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百校兴学”工程
湖北省教育厅: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创新
陕西省教育厅: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教攻坚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灾后教育重建的成都方法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翱翔计划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
安徽省教育厅:构建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政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区域项目化推进素质教育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创新办学理念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政府: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管理工作研究探索
湖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改革创新
湖南省教育厅: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
陕西省教育厅: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
甘肃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山西省绛县教育局:发现感动创造感动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教育局:“以赛代训”教师培训新方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以创新促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改革促发展创新树品牌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圈链点”战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中小学与高校联动机制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实施“312”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以均衡促发展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以研究性学习推进轻负优质教育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构思与实践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零障碍入学
安徽省石台县教育和体育局: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
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政府主导扶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教育局:建立“城乡学校教育联盟”的创新实践
山东省五莲县人民政府: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优质教育探索
山东省文登市教育局:“开门纳谏”办教育
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政府统筹建设长沙职业教育基地
广西柳州市教育局:打造“幸福教育”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实施有效教育,打造“毓秀”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中小学“体育、艺术、生活技能2+1+1”项目
四川省蒲江县教育局:“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的“四位一体”现代田园教育模式
云南省昆明市教育局:标准化项目学校建设
云南省临沧市教育局:校安工程代建制
云南省楚雄州职教园区管委会:职教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