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举办首届“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
背景资料:
汉语进修学院是北京语言大学三大留学生学院之一,也是多元文化并存特征最突出的一个学院。每学期均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1400余名留学生汇集于此,学习汉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汉语进修学院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有:汉语进修教育、汉语预备教育、专科学历教育及面向港澳地区的普通话培训教育。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进修教育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间培养出大量精通汉语、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才和友好人士。现今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和文化教育领域的不少知名人士都曾经在北语接受过汉语进修教育。比如,现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马西莫夫·克里木,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司长
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进修教育之所以能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与学校一贯秉承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分不开。汉语进修学院举办的“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正是这种教育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
1.“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是汉语课堂教学的延伸。
作为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学院举办“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将汉语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以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寓教于乐。
2.“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是留学生汉语学习成果的展示。
参加本届汉语文化周活动的留学生大多是去年9月才进入学院学习的,其中不少是汉语零起点学生。虽然他们只学了七八个月的汉语,但当他们在文化周的舞台上用标准、流利的汉语表演着中国传统相声和话剧小品时,他们的汉语能力和水平着实令人佩服,他们的汉语学习成果也令学院的领导
3.“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是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
汉语进修学院本届“留学生汉语文化周”的所有活动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既让学生零距离地感受和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又将婉约含蓄的中国文化特点和热情奔放的外国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体现了以中华文化为主线的多元文化的和谐与交融,为来自140多个国家1400多名留学生搭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架设起中外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汉语进修学院首届留学生汉语文化周开幕
汉语进修学院 提供
赵旻副书记出席了开幕式,他代表学校感谢学院和老师们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充分肯定了学院组织此次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力,赞扬了汉语进修学院的留学生积极参与“汉语文化周”活动的激情和热情,他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好此次学院为他们搭建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充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代表何平老师的互动式发言,引起了同学们的积极回应。学生代表罗凯斯同学用标准、流利的汉语表达了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中国语言的无限热爱。开幕式上,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同欣赏了来自北京燕山情艺术团演员们的传统艺术表演,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学院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展示和制作的活动中去。品尝着浓浓的茶香,感受着中国的茶艺文化;欣赏着精美的内画工艺;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动手捏个面人,剪一幅剪纸;亲身体验一下京剧画脸的感觉,再戴上凤冠霞佩、穿上戏服,与中国传统文化来一次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此次“留学生汉语文化周”活动将一直持续到
汉语进修学院中高级系举办“我与中国”实物图片展
汉语进修学院 提供
继
中午,中高级学生早早地来到了教一楼四层大厅开始布置自己班的展台——各种精美的图片、照片,书写着中华字谜、绕口令的挂纸,书法绘画作品,茶艺器具,民族剪纸,中国围棋,还有天津大麻花,真可谓令人目不暇接!
还没有到开始的时间,各个班的拉场节目就已经开演了。3002班同学首先用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当人们视线聚集到3002班的展台时才发现,伴着琴曲,还有几只布偶在翩翩起舞。
3003班的茶艺表演也吸引了很多爱茶的学生,特别是在品茶的同时,几位女生还在吉他的伴奏下,为同学们演唱了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他们把“我与中国”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3052班的展台是中国各地的风景图片与照片,凡是到这个展台参观并想获得礼品的同学,必须能够说出相应图片的城市或地区名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特色,甚至地方美食等,让大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中国。
汉语进修学院举办留学生中国电影赏析活动
汉语进修学院 提供
正如本届汉语文化周的其它系列活动一样,中国电影赏析活动也吸引了众多留学生。电影尚未开演,学生们就早早来到教室,翘首期盼着电影大幕的拉开。
在影片欣赏过程中,学生们被影片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幽默风趣的对话深深吸引,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阵阵笑声。有的同学还不时地做着笔记,为电影欣赏之后的有奖问答做准备。影片结束后,内容分析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此环节,老师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难易度不同的有关影片内容的问题,分析到位、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二、三等奖。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回答者都能快速给出正确答案,他们的汉语表达自然、流利,充分体现了不同层级学生的汉语水平。
短短两个小时的中国电影赏析活动进入尾声,同学们离开时仍沉浸在电影情节中,他们兴奋地谈论着,赞不绝口。留学生认为此次中国电影赏析活动非常有意义,了解了很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有的同学说,大家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紧张地学习,现在有机会在一起欣赏中国电影,既放松了心情,又能提高汉语水平。
正如留学生所说,汉语进修学院此次举办的中国电影赏析活动如同一杯让人身心愉悦的视听下午茶,芳香扑鼻,余味无穷………
汉语进修学院初级系举办“中华传统体育表演及游艺活动”
汉语进修学院 初级系
继
来自瑞典的艾马丁和墨西哥学生阿兰为今天的活动表演了太极拳和书法。他们地道的传统中式装束,一招一式专业级的动作,尤其是阿兰带来的全套文房四宝让很多留学生亲身体验了汉字书法,更是让活动充满意趣,锦上添花。
下午不到2点,妙趣横生的广告招贴就把学生们吸引到了四层大厅的一个个摊位前。“中华传统体育表演及游艺活动”共有四项,把中国传统的体育和娱乐项目融入了快乐的游戏中:
小小乒乓球号称“国球”,“乒乓接龙”的游戏吸引了众多留学生。赛的是速度,考验的是保持身体平衡。留学生们参赛的紧张兴奋,稳中求快;观战的跃跃欲试,呐喊助威。
“谁最会用筷子”的难度相当大:在规定时间内,用尖头漆木筷将玻璃球从一只碗夹到另一只碗。参赛的同学个个全神贯注,兴致勃勃。“这可比用筷子吃中国菜难多了!”获胜的赢来一片赞叹,失手的引起惋惜之声。
踢毽子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花样踢毽”要求的是团结协作精神。三人一组,协同作战。只见五彩毽子上下翻飞,一传二踢配合默契,传得到位,踢得优美,接得准确。一时间,欢呼声、尖叫声在大厅的外台响成一片。
最具中国特色的娱乐要算是“麻将连连翻”了:将沙包高高抛起,在落下的瞬间双手翻过麻将,翻过的牌张数越多,得分越多。开赛半小时后,排行榜上获胜者的记录便节节攀升。最让留学生感兴趣的是,翻牌和识记汉字结合在了一起,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几项体育游艺活动,都受到了留学生的热烈追捧,几个活动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因为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不减,活动一再延迟结束时间。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汉语进修学院举办“留学生汉语文化周”首场汉语节目比赛
汉语进修学院 提供
比赛现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当汉语进修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全体教师为本届比赛助演的小合唱《茉莉花》和《青春舞曲》上场时,全场沸腾,学生们高呼着老师的名字,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