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西玉河小学

编辑:付龙  发布时间:2010/7/1 23:41:02 
 

    海淀区西玉河小学文化创建实验报告
        

             关注生命成长  构建精神文化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有各级领导、专家一起走进西玉河小学指导工作,我们倍感亲切和鼓舞。衷心希望各级领导、专家多多指导,多提建议。下面我带表西玉河小学就学校文化创建工作做一简要的汇报,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更是情感的交融和精神的传递。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人的成长奠定基础,为了人进一步发展服务。

建设与创新学校文化无疑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文化就是价值观。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是学校发展建设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的内涵品质。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深刻折射,是学校团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和思想,是通过长期的扬弃、积淀逐步形成的文化。学校优秀的精神文化迁移到思想引领、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综合活动中来,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共融,可以使学生获得成长、教师获得成功、学校获得发展。

西玉河小学位于海淀区东北部边缘,是一所纯农村小学。学校始建1948年,1969年演变成完小。现校舍是1990年由区、乡、村三级政府合资兴建。2004年,西北旺学区结构整合将大牛坊小学纳入西玉河小学统筹管理。两校占地21685平方米46名教职工由4名外阜支教大学生、3名区内支教教师、6名区级学科骨干、4名中心学科带头人、8名学区骨干教师组成。俩校现共有21个教学班,586名来自5个村的本地村民和92%的外来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生源流动性较大、结构复杂,家长素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学校建校历史悠久,发展较快。现环境美化、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呈年轻化、专业化,他们教育思想灵动、追求品位、真情实干,树立以优质服务、建和谐校园,修身立德、创教育实绩的意识,促进了学生质量、学校品质的提升。

2005年,学校面对众多来自不同省市稚嫩的孩子,为使每个少年儿童能够在道德、智力、身心、能力和意志品质上得到发展;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形成自然的和谐;能够在学校管理、教育、活动中渗透尊重人、关爱人、培育人、发展人,突出人本教育思想,提出了以“施大爱唤真情、融真情育真人”的“三真”理念。即:“做人真实,实至可沁;为人真诚,诚挚可信;对人真情,情深可浸”。教师们在这个理念支配下,在参与中合作、奉献、追逐着“三真”教育的内涵。并秉承“以人的发展为本、创和谐校园文化”的办学理念,力求实现“四园”教育。即:探索知识的学园;健康生活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四季美丽的花园。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学校先后在教师中开展了师德研讨、师志规划、师能培训,在学生中开展真爱生命、感悟伦理、蕴育情感等教育活动,赢得了上级领导、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信任。连续六界不同主题和内容的庆端午活动向社会展示了学校教育过程和思想,得到了多家期刊杂志的报道和媒体关注。具有典型传统文化内涵的端午节庆典活动,更是为培养孩子们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和行为奏响了乐章。

一、 新公民教育理念的提出:

西玉河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新农村改造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外来务工流动人口剧增。由于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大,能力素养参差不齐,工作、生活的不稳定,给学校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也给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造成诸多问题:

1、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缺失;

2、学生健康心理、健康人格的不健全;

3、流离的背景影响了学生好习惯、好品格的形成;

在继承学校传统、面对学校实情、思考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享受、留恋的学园、乐园和家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平台;如何让学生成为未来发展社会的共享和促进者,在北师大赵树贤博士多次调研启发下,整合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将育人理念定位为:新公民教育

新公民教育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校希望从祖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希望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博大精神、深远智慧以及品格魅力来构建学校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仁、义、礼、智、信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因素,贯穿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弘扬它,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中华民族的新道德必须与中国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生根成活,才能持续发展。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本身,突出的就是群体和谐精神,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仁义礼智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精神化解剂。

新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挖掘学生教师的潜能;注重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突出教育特色。培养接纳自我,适应社会,能承担社会时代责任的新公民。      二、新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 的核心内容,运用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精神进行诠释,使之成为社会发展整体的有机部分,成为来自社会发展又高与社会发展的文化理念,成为指导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谐发展的北斗星。在学校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仁爱、正义、礼貌、智慧、诚信的中国现代社会的新公民。

新公民教育是我们借鉴的新名词,但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赋予其新的含义。我校历来重视传统教育,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端午节和重阳节是我校最有特色的庆祝活动,我们把仁、义、礼、智、信贯穿于活动中,我们渴望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资源中寻找心灵的内容,塑造一个合乎中华传统美德的新公民。

仁爱;人文精神是现代道德的基本元素,是现代文明精神的基石,其核心是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强调一种对自我、他人、社会以及自然平等的爱。仁爱首先是爱自己、信自己、尊重自己、悦纳自己,其次是与家人、老师、同侪的感情交融,主动对他人的理解、宽容与接纳,再有是对社会基本规范的尊重与认同,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且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最后体现在对自然的同等的关注与热爱。

正义;义利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是强调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获得一种正义的能力,即:使学生能够具有在网络信息主导时代自觉选择一种适应社会、适合自我的道德目标能力,具有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现实中具有主动选择、接纳、尊崇、和坚持运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能力。

在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正义教育的基础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端正对待知识的态度;正义教育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已学知识进行选择性应用,使学生具有参照已有知识主动做出悦纳自我、帮助他人的正义行为。正义教育是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社会,培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基本问题和现象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礼貌;礼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礼貌侧重体现学校成员的礼仪风貌,礼貌教育首先是学校成员的仪容仪貌教育,使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能自觉选择整洁、大方的自我外貌装饰;其次“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 礼貌教育的基础是尊重教育,它着重引导学校成员从心理上平等地看待他人,尊重他人,诚恳待人;礼貌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生对他人的尊重之心和爱戴之心外化为学生和教师的自觉的礼貌行为,将尊重、爱、诚恳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态度体现在学校的具体教育实践中。

智慧;智从明辨善恶的道德智慧延伸到科学智慧。智慧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和学习知识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主体发展,从而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系统掌握,具备在复杂信息中选择适合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

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和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正确选择自我的能力,能够接纳、认同仁爱和正义的理念,并且能够运用知识恰当地将仁爱和正义的精神固化成为自己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社会。在此基础上,智慧表现在坚持仁爱和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学生有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行为方式和坚决的意志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仁爱和正义精神、理想和价值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庸大智慧,表现为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诚信; 信诚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依照《说文解字》一书的解释,是指一个身体站立的人,而从它的引申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说的话或是一个言责自负的人说的话。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承诺的行为品质。

学校文化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将师生意识内化成标准行为必将推动学校教育的进步和发展。通过赵博士和全校教师的共同探讨,逐步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培养未来社会的新公民、为学生发展成才奠基;

学校价值观: 宁静致远、自强不息,追求更好的教育实效。

   淡泊雅志、高风峻节,自觉自主地谋求发展。

   精神价值观:尊重人、关爱人、培育人、发展人;

   教师价值观:做人真实、为人真诚;真心从教、真情育人;

   办学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光大传统文化;

     校    训:仁爱、正义、礼貌、智慧、诚信;

     校    风:质朴和谐、坚毅乐观; 

     教    风:因材施教,与学生成长共融;

     学    风:笃学尚行,做快乐的读书人;

     学校将菊花作为学校核心标志物

     菊花: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崇高的象征地位,是人们对正直、虚心、纯洁而有气节思想感情的具体拟象。它拥有高贵、淡定、超凡、稳重、不畏艰苦、坚贞的品质,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义、高洁、仁爱、诚信、智慧的文化精髓。

      三、践行“新公民教育”理念,促进学校文化创新

(一)、关注师生发展、提升育人实效

1、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的发展而开展的。如何提高教师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促进学生认知能力、身心素质、品质个性的形成和增强,让每个生命体能够在对人、对事、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仁爱、情谊和正义,享受快乐、感受幸福,在学习思辨的能力、道德伦理的践行、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奠定发展的基础,才是学校教育的理想。

凝练校长、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认同的教育思想;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专业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从而促进每个生命个体的生命价值才是教育的目的。

2、学校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造就社会新公民”的育人理念,力求实现“知识与能力共增、品德与智慧共升、正义与诚信共长”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学生舒心学习、教师开心工作,成为师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爱满四溢的育人场所。

3、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分工负责、科学评价的管理策略。教师诚欣赏之意评学,坚精进之志问教。学生带愉悦之情求知,怀敬畏之心向善。努力培养文明有礼、知情达理、乐观向上、身心健康、多才好学的合格毕业生。

学校围绕“仁爱”开展了师德大讨论、爱心好少年评比;延伸“智慧”的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评优等活动;学生通过绿地认养、环保小标兵、科技知识竞赛、个人风采展示和全面发展好学生评选等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实效。

4、面对来自不同省市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能力,为了使学生把爱家乡与爱学校、爱父母与爱师生、爱环境与爱社会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理想目标与当前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以融北京情、聚师生情、蓄学校情为基础,逐步积聚各种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和崇尚科学、鉴赏美丑、拒绝平庸的能力,先成人后成事再成才,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学校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媒质,正在开发以《传承民族精神、光大传统文化》的校本素材,从而让学生了解、探索、领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内涵,以此来激励民族气质,激发、鞭策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意识和行为,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二)、以“新公民教育为理念”激发师生生命活力

1、立足现实、目标引领、着眼发展

新公民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悦纳自我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学校结合地域和生源特点,构画了“让校园成为滋养生命的精神家园、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办学蓝图。确立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把教师培养成为充满智慧的知识传播者”的培养方向。打造“书卷气”的教师文化、提升教师的做人品位,远离陈腐和平庸,拒绝浮躁而潜心育人。学校秉承面向全体、容纳差异,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求学孩子的发展;学校干部坚持课题引领、轮流做专题讲座、与教研组一同备课、有针对性的听课、带头上研究课、示范课、参与课后研讨交流;要求教师带题授课,以“小一点、实一点、新一点“为研究准则,研究中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音像、有课题汇报、有论文案例。

2、重德育才、积极实践、谋求发展

     在学生发展和学生管理过程中,灌注“新公民教育”的理念。学校育人环境和精彩活动体现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内涵。学校在学生发展与德育管理的过程中,灌注“新公民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学业、公民素质负责。优美的校园文化、浓浓的文化气息,陶冶着学生情操、影响着学生成长。学校以“提高个体的道德能力“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着力点,在全员参与、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将四个楼层按习惯养成、诚信自尊、经典艺术、传统文化四个板块进行了设计布置;利用三八节、端午节、重阳节、新年等传统节日,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品行教育,组织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锻炼了学生手脑、启迪了学生智慧、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通过育人环境的影响和对活动内涵的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明是非、有自尊、能合作、善沟通、人格健全的合格少年。

3、  在教师成长和教师管理过程中,灌注“新公民教育”的理念。教师的质量就是学生的质量,就是学校的质量,抓教师成长就是抓教学质量。学校致力于挖掘、提升、展现教师在教育实践与思考中的生命价值。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变化,面对教师理论学习、学科知识积累的不足;面对学生课堂生成有价值的新问题,部分教师只能“就问”而不敢“究问”的现状,学校提出“加强学习自主发展,利用资源修身立德、科学规范注重实效”的教师成长策略”,倡导教师培植学生学科自信心;剖析教材上好每节常态课、记录每一次教学事件、反思每一次成败;个人经验与新课程结合,生成新文化。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拜师、全校教师的评优课、青年教师的辩论赛、学生的数学月、百词测试、成语接龙、英语故事赛、科技小制作等活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能力、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学校通过制度管理、道德约束、情感激励,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团队互助精神的渗透,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们真正懂得了工作的意义、工作的价值,享受了工作的快乐,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更让学校成为教师人生事业的家园。现学校的师资队伍非常稳定,教师们能自觉、自愿、自主的求发展。

4、在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灌注“新公民教育”的理念。学校除了着力打造富有“新公民教育”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外,更关注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班级管理。学校通过轮岗换位、团队互助、主动体验、互动评价等形式;通过开展读书自悟、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听故事、看动画写诗歌的方法,使每位师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也使班集体获得超越、学校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把“走好路、说好话、行好礼、读好书、写好字、讲文明、守纪律、讲诚信、爱自己”十好争星活动作为养成教育常规工作来抓。做到班周评、校月评、期末表彰。

(三)、落实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实效

1、抓课前备课质量——关注教师发展

备课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提前预设。个人备课是教师教学智慧、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的体现;集体备课是教师研修教材、研讨教法、探究学法、合作研究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效益的关键环节。面对提高每一位学生学习成效的增长度、和学生的身体、心里、智能、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面对提高现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围绕“教会”和“会教”在备课环节上强调四个关键词:

☆“自主合作”: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和谐共存;

☆“形散神聚”: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同时不受时空、地域、形式的限制。

☆“问题引领”:是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备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和而不同”:在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能动的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教案中显示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

2、重课堂常规授课——促进师生成长

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课堂不能仅仅只让学生获取知识,更应该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充实。

学校要求教师把“面向全体”变成“面向每一位学生”;在关注学生整体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研究教材实质结构、知识链衔接点;探究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能力的形成;把握课堂节奏和课堂生成,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轻负高质、培养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的有效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师生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生存,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就是关注学校发展。学校制定了全面听和重点听、研究性听和专题听、新老教师相结合听、分散听和集中听相结合的听课原则,要求教师听前有思考、听中有重心、听后必交流、交流后有改进,并把教师课堂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依据,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准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抓学生学力提升——奠定学生生存基础

习惯就是品质、习惯就是优秀,习惯是人在长期的自我约束下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行为,好习惯会造就好人生。小学阶段是幼儿习惯养成、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必然是儿童好的行为习惯、品质心里、综合能力的形成的主阵地。

学校制定了好学生标准、好习惯要求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课前学具整理、心理调整、坐姿神态、文具摆放;课中听讲、问题思考、提问发言、合作交流、书写姿势到课后的复习反思、作业规范、评比表彰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激励性的评语欲以肯定。要求教师读懂课标、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语言、情感与学生交融;方法、措施贴近学生实际;思考、提问有助于能力形成,长期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良好品质的形成。

4、重视课后作业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业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有效反馈,是学生综合能力生成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向40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留有价值的作业,留可以使知识拓展、延伸,学生喜欢、有成就感的作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已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我校把备作业纳入到备课、授课环节,活化了作业形式、灵动了评价方式。制定了一套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检查、学业监控的规范性制度,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

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给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我们将不断探索、研究课堂教学的新领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管理艺术,让课堂焕发出活力和魅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业质量提升。

四、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提高建设意识

社团的根本目的是活跃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综合能力素质,促进生命和谐发展。社团它不仅给学生一个知识的天空,更给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重建学校教育生活形态,创设学生的发展空间,“社团,新公民更灿烂”,就成了学校社团建设的理念。

  2、社团的组建

 社团活动即生活、色彩、活力。面对我校目前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和生源特点,学校以“弘扬民族精神、光大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学校先后把数十个小社团划分为学科型、拓展型、研究型社团组织。(红领巾蒲公英(合唱团)、民间花会、民族艺术、传统文化等)并注重利用和挖掘教育资源、注重参与的宽度和广度,注重活动实效、意义、教育内涵的拓展和延伸。社团活动让每一个人都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智慧点燃智慧、让人格照亮人格、让师生共同提高。

3、精致活动内容

2005年,学校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新一轮的探索和实践,其目的就是了解祖国历史、感悟民族精神、拓展文化精髓、培育道德行为;落脚点就是要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丰富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灿烂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成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生命树”。

4、创新管理方式

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变“官办”为“民办”。由“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由“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打破原有的“第二课堂”的形式,建立学生“民办社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社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并坚持“五字原则”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5、丰富活动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理念的文化活动形式,是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固化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活动不仅仅是对传统活动形式的重复、模仿和再现,而是用心去寻找、体验和传承中华古典文明的精神与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美德的敬仰、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的情感,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对“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信念。

端午起源于人民纪念先贤屈原大夫,纪念他性情高洁、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舍生取义的精神,从而赋予端午节鲜明的文化内涵,寄予了人民对于仁爱、正义等优秀品质得以发扬光大的期望,抒发了民众对于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历史人物的热爱与崇敬。

重阳节取义“久久”,首先有登高、赏菊、赋诗等特色活动赋予了重阳节鲜明的文化特点。意味着人们对“步步高升”的期盼、是古人一种文化休闲活动形式,有以畅秋志、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节文化活动形式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团圆、祈望丰收、身体健康、生活改善的现实期望。它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待世俗生活中的从容、淡定、理性的大智慧。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义、高洁、仁爱、诚信、智慧的文化精髓。寄托了人们对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与自我要求;

6、实现和谐发展

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净化了其内心世界,培养了他们高雅的情趣。2007年,学校“蒲公英”合唱团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合唱比赛获二等奖,激发了师生热情,点燃了智慧希望。

 

五、 学校文化创建的困惑:

1、对学校文化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混乱;希望专家能进一步加强对我校新文化理论的渗透和指导,帮助我们梳理“新公民教育”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促进脉络,以增强目前整体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还缺少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特别是需要构建包容性强、使用范围较广的建设方式;请专家能给出“新公民教育”的文化框架和具体的建设方式、建设方法。

3、学校文化的研究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提升、促进师生发展,文化理念应成为师生的自觉意识行为,如何让学校成员接受新文化理念,努力探索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通过长期教育教学的实践、丰富、拓展、创造、凝练和不断变化的。 校园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家园、共同成长的乐园,面对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以求真的态度、求实的精神、进取的干劲、继往开来、厉行教育实践,努力创造独特的学校文化特色。

                                 

 

 

  谢谢您的聆听  不吝您的赐教

                                                         西玉河小学

                                                         20104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