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炒作“高考状元”何以屡禁不止

编辑:58ts  发布时间:2010/7/5 19:43:15 
炒作“高考状元”何以屡禁不止
www.jiaoyupinpai.net

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延续至今,就成了仰视“高考状元”的社会心理土壤;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也助推了“高考状元”的炒作,所以要终止这种现象,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年头连大蒜、绿豆都在炒作,一年一度鲤鱼跳龙门的“高考状元”,有些人岂肯放过。

连日来,随着各地“高考状元”浮出水面,五花八门的“状元榜”纷纷出笼,还被冠以时下最应景的标题:2010高考状元“世界杯”。

刻意炒作者就是直奔“利”字而去

国人历来有“状元崇拜症”。“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梦想。这种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延续至今,就成了仰视“高考状元”的社会心理土壤;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

于是就有人趁机而动,使得“高考状元”的炒作非但屡禁不止,反有年年变本加厉之势。乱象之中,最雷人的莫过于“状元”们沦为商家的代言花瓶。今年5月,高考前夕,某地市场上冒出一种叫做“贴身侍卫”的内裤,包装盒上赫然印着5个2009年各地的“高考状元”,凡购买者便附送一本把“状元”们高考经验汇总而成的“夺冠秘籍”。

“高考状元”头像,落到了屁股上做“护考符”?如果说不少人仰视状元,还存着一份对教育的尊重之心;但那些刻意炒作者,就是直奔“利”字而去,全不顾“状元”和教育斯文扫地。

比如出了“高考状元”的中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之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学校声名大噪,择校费水涨船高,所谓“高考状元郎,黄金招万两”。一些地方主管则由此脸上贴金,自恃领导有方,政绩砝码加重。

一些高校,也把争夺“高考状元”当作抬高学校身价的利器。每年高考分数出来之前,大学总是花样翻新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利诱“状元”,借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本校。据央视近日透露,北京的一些名牌大学今年都大幅提高了“状元奖学金”;广东某大学开出了今年本省招揽“状元”的最高价12万元,同时免缴4年学费;西安一所大学甚至拿出上百万专款,鼓励各地高考尖子生报考。

有人声称,歌星可以炒作,影星可以炒作,流浪街头的“犀利哥”可以炒作,上征婚节目的“拜金女”可以炒作,炒一炒“高考状元”又何妨?如此混淆是非的言论竟然堂而皇之刊登在有的媒体上,可见多年来“高考状元”的炒作,一些媒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相关文章: